新富群体未富先奢令人忧 |
2010-03-16 10:57:55 来源:香港《大公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68
|
|
日前美国传媒报道称,中国千人旅游团近日到美国旅游,人均消费高达6000美元,美国商家看到中国游客,无不眉开眼笑。 中国游客在欧洲国家也很活跃,消费增长强劲。这些新晋富裕的中国游客使美国、中东、俄罗斯的游客黯然失色。2009年中国游客在英国的开销相当于2008年的三倍多,这些来自中国年轻富有的游客,打扮华丽,消费力强,每日大批中国游客在希思罗机场退税柜枱前排队退税成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新现象。 去年,中国游客购买法国的退税商品同比猛增了47%,成为在法国的“购物之王”。在意大利,中国游客去年1月至10月的消费同比增长34%;至于瑞典,中国游客消费增长32%,首次取代俄罗斯成为该国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 春节期间,访港大陆旅客较去年同期上升逾两成,达到53万余人次。大陆旅客惊人的集中消费能力被香港商家看好。目前在香港的奢侈品销售额有一半来自中国内地游客。 数据显示,去年截至11月,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额较上年同期增长57%,是增长最快的国家。同时,中国人紧随俄罗斯,在全球退税消费中占12%,全球第二。 新富群体喜爱奢侈品 调查显示,有64%的中国消费者认为奢侈品牌代表着成功,而新富群体更认为奢侈品牌是实力的象征,是成功人士的表现,是生活质量的体现。中国新富群体喜欢买那些有着显著标志以及高知名度的奢侈品,而且标榜自己使用的是正牌货,而不是假冒的产品。 因此,在新富群体强劲购买力的推动下,中国奢侈品消费额仅居日本之后,首次超过美国而夺得全球亚军的宝座。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86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5%。世界奢侈品协会预言5年后,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顶峰。 同时,中国新富群体已不满足于在国内购买奢侈品消费,而是热衷于走出国门,出国旅游去购买奢侈品,例如上述中国千人旅游团,山长水远去美国旅游,在纽约的主要活动中,竟然是95%的旅游开支用到购物上,其次是享受美食。 本来,出国旅游的完全意义是游山玩水,去感受外国的风景、风物和人情,而购物是次要的。外国人出国旅游,主要是去领略异国风土人情,中国国内中等收入人士出国旅游也是一样。但是高额境外消费已成为中国旅行团的特征,中国新富群体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却是购物,这种表现实质上是“摆阔”,是去国外给人家“扩大内需”,反映了奢侈、狭隘和庸俗心态。 中国人购买力并不高 中国旅行团在外的风光表现,让世界各国人民多以为中国人花钱世界第一,中国人的购买力真强。但人均花费一次旅游消费高达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近5万元,这显然不是中国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 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家庭平均收入大约3万元,要应付供楼、子女教育、医疗和日常开支,实际上生活相当拮据。至于城镇低收入人士年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更低至4761元。实际上,大多数中国人连一个昂贵的名牌手袋或者一块名牌手表都买不起,甚至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奢侈品的品牌。要他们花费5万元去美国旅游,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只要先富起来的人群,属于合法致富、财产是其合法所得,如何花费,花到哪里,我们原本无权干预,问题是这一现象的日益显现,反而能反映出目前收入差距的拉大。 中国近几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引人瞩目,民生也有所改善。虽然新富群体有了钱,当然有充分理由提高生活质量,但如何消费却需要保持理性,切不可大事挥霍。政府和传媒要引导和鼓励新富群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社会上的慈善事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