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两岸或可通过农业技术交流缓解粮食战争
2010-03-24 13:48:10 来源:台湾《旺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22


  日前大陆官员公开表示因天灾多、基础弱,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根据统计,2009年全世界饥饿人口已超过10亿,而发达国家过胖人口则超过7亿,全球粮食供需明显失衡。此问题将随着气候持续暖化更加恶化。
  未来国际间可能再度爆发粮食危机,主要原因在于:(1)气候变迁造成异常干旱或大水使得粮食生产下降,据推估全球气温每升1度,粮食生产将减少1%到1.7%;(2)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工业化过程把大量农田改为建地,使得粮食需求更仰赖进口;(3)发达国家如美国积极推动生质能源,导致粮食供需产生变化;(4)国际市场存在少数垄断,目前四大跨国粮商几乎控制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拥有定价权;(5)随着人口增加与经济成长对粮食需求将大幅提高;(6)全球粮食贸易量仅限于总生产量的10%至12%,一旦生产国发生重大事件就可能造成粮食贸易失衡与粮价飙涨。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数及粮食消费大国的中国,过去外国专家一再质疑其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的能力,但中国近10年来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证明中国有能力养活自己。
  但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缺水和天然灾害的侵袭,大陆粮食安全前景并不乐观,未来能否保持供需平衡,除了依赖海外屯田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据资料显示,农民种粮利益提高10%,粮食产量大约增加3%。因此除了全力推动“多予、少取、放活”策略外,应透过完善土地制度与粮食流通体制、提高粮食保护价与内部市场粮价、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等方法,来有效提高农民种粮意愿,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台湾农业技术是契机
  台湾地区同样未受到上波全球粮食危机影响,主因在于内部存粮尚称充裕,民众米食量减少,且全球粮价很快回稳,但这不保证台湾地区有足够能力因应未来的粮食危机。尤其近年来台湾地区粮食自给率不增反降,许多农地闲置,目前台湾地区的粮食自给率仅有32%,就粮食安全长远考虑有不利影响,民众应未雨绸缪。当局除了应检讨休耕政策,调整农村再造目标,提高粮食自给率以求自保外,应积极推动市场、土地、技术、人才等革新方案,让农业顺利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才是根本。
  鉴于台湾地区在育种、农产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等方面较大陆有相对的技术和产业化优势。随着两岸关系更加紧密,台湾除了积极加入东亚稻米紧急储备项目外,可以透过提供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专业人员协助,进一步提高大陆农民的单位产量与生产效率,一来可以改善大陆农民生活与农村经济,二来也可以增加大陆的存粮,成功化解两岸可能因粮食短缺所引发的隐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