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欧洲货币战争不容忽视
2010-04-07 09:31:02 来源:《香港商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84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外汇持仓报告显示,自去年12月以来,欧元和英镑期货空头急剧增加。果不期然,沽空欧系货币成为第一季的投资赢家,今年以来,欧元和英镑兑美元的汇价分别贬值近一成。事实上,欧洲主权债信问题一日未能彻底解决,欧元、英镑沽仓的累积压力仍然难以解除。
  英镑崩盘机会较欧元大
  欧系货币的下跌,显示投资者对欧洲国家财政赤字的关注。从欧盟统计局的资料来看,2009年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占GDP的12.3%,高于美国的10.5%,在主要国家中仅略低于希腊的12.7%。虽然全球经济已显出复苏的迹象,然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却预计,今年英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还将攀升到13%,跃居全球首位。
  金融海啸对金融业的冲击令英国税收大幅下降,然而各种救市方案却使开支持续上升,导致英国出现自1993年以来首次1月份财政赤字:43亿英镑的赤字,远逊于市场预期的盈余28亿英镑。
  另一方面,英国政府的公共债务规模已经颇为庞大,其净额总计8485亿英镑,几乎相当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四国债务的总和。加上标准普尔近期将英国的信贷评级前景由“稳定”降为“负面”,对英国AAA的主权债务评级可能被调降的担忧也越来越烈,过去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可能步上希腊的后尘,成为第二个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
  在1992年的沽空英镑战役中,“金融巨鳄”索罗斯麾下的基金大赚数十亿美元。由于有前例可循,各路对冲基金正在欧洲上空虎视眈眈,密切注意任何风吹草动。一旦时机成熟,新一轮的沽空战役即将开展。虽然欧元饱受“欧猪五国”债信危机的拖累,然而欧元并非单一国家货币,欧盟有捍卫货币稳定的足够经济实力,加上现今欧元每日交易量达到1.2万亿美元,比起1992年全球所有货币外汇总交易量的1万亿美元还大,因此比起英镑,欧元崩盘的可能性更低。
  港股难及去年好景
  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国的处境正如风雨交加的夜晚,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内有英航罢工打击经济,外有马岛的潜在冲突。民调显示,在即将举行的国会大选中,执政的工党和在野的保守党支持率平分秋色,这使下届首相人选至今仍扑朔迷离。缺乏具有高支持率的政治领袖,无疑不利于急切需要解决的财政问题。一旦两党在新国会中形成僵局,使首相人选难产,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对冲基金而言,不啻是最佳的礼物。
  英国情势的隐忧,对香港股市大蓝筹汇丰控股始终存在威胁。去年的汇控财报数字显示,虽然北美地区的信贷风险拨备已有改善,但欧洲及中东地区的贷款拨备却年增48%和378%。中东和欧洲都是财赤危机爆发的地区,令汇控今年在这两地的营运仍布满荆棘。龙头股不稳,自然不免影响港股的整体表现,投资人恐怕难以期待今年港股如去年一般好景。
  当然,来自欧洲的消息并非全然负面。欧洲各国都在努力控制公共开支,其中又以英国最为积极。英国大幅削减在国防、教育、研究等方面的拨款,连在剑桥大学任教近50年的“国宝级”物理学家霍金都扬言要离开英国,移民到加拿大。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数据也表明,下一年度对大学的拨款将大减5.73亿英镑,是1997年以来的最大降福,也显示英国政府在缩减赤字方面的决心十分坚决。
  而英镑汇率持续下跌,使英国出口获得改善。相对廉价的英镑,也使英国房地产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增加。而最近的巨无霸指数更已表明,虽然欧元仍相对美元高估三成,但英镑币值反而低估了2.8%。对英国这个小型而开放的经济体而言,英镑贬值增强了英国的商品与劳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添刺激英国经济成长的动力,因此只要不出现汇价崩盘的恶性冲击,适度贬值的经济效果其实是正面的。
  虽然好坏消息杂陈,但如果有新的负面消息爆发,将不免提高金融市场的风险厌恶情绪,对欧系货币和股市都将造成压力。
  在今年年中以前,欧洲上空的货币战争都一直会影响投资市场的气氛。欧洲主权债务问题何去何从,人们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