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作为导致日本盛极而衰 |
2010-04-07 09:31:37 来源:美国《时代》周刊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60
|
|
日本曾让美国人乃至几乎其他所有国家的人都怕得要命。回到上世纪80年代,在亚洲崛起的国家中,日本稳居第一。它似乎注定要超过美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专家对日本进行研究,以寻找可以指导美国重振雄风的经验,当时许多人认为美国已迷失方向。 但今天的日本可以给美国提供的主要经验教训与快速发展无关。它涉及的是无所作为的危险。 在过去20年的大部分时候,日本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上,都陷于瘫痪状态。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资产和股价泡沫爆裂以来,经济步履维艰,一直徘徊在衰退的边缘,并不时陷于衰退之中。除了一个例外(小泉纯一郎),前后执掌国家的一系列领导人似乎都满足于勉强修补经济以免其彻底崩溃,但这样做不足以使经济回到往昔高速发展的岁月。 这种停滞状态并非日本独有;它似乎是整个发达国家的通病。但通过研究日本,我们可以充分了解这种状态可以造成多大危害。政府不愿作出痛苦的选择,因此只是拿纳税人的钱随处乱扔,维持就业,而不努力从根本上对经济进行改革。结果政府债台高筑,债务达GDP的近200%。日本企业因在国内受到过度保护,而在这场全球化的博弈中败北;日本公司由于未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的需要,因此正在将全球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身手更加敏捷的竞争对手。这个一度引领亚洲繁荣之路的国家现在已成为旁观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影响力被中国夺走。 美国正在步日本的后尘。华盛顿所有人都清楚国家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但也像日本一样,没有能力采取必要的行动。问题重重的美国医疗系统令人头痛,然而对其进行改革的努力受阻的时间之久几乎与振兴日本经济的举措不分上下。政府的财政正在恶化,因为政治家拒绝对国家真的需要和真的不需要的东西进行艰难选择。如果想在21世纪展开经济博弈,那么对教育体系就需给予更多关注。然而这些问题经久犹存,并逐年恶化。 两国造成这种无为状态的根源多少有些不同。在日本,极具约束力的社会、基于一致性的决策和僵化的政治程序,压制了新观念,使国家抵制改革。在美国,绝对不缺少新思维,辩论和愤慨情绪的宣泄,造成无所作为的正是就该如何解决问题缺乏一致性。掌权者中似乎有太多的人或认为无需进行真正的改革,或出于政治目的认为可以将这个问题推到以后考虑。 在像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中,很容易错误地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时间还有的是。日本正是如此。日本人非常富足,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并未让他们经受很大磨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