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中国应避免陷入循环汇率之争
2010-04-15 09:02:58 来源:欧洲时报网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58


   去年年底以来不断激化的中美汇率之争终于出现缓和迹象:在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访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访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决定出席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的善意表态下,美国财长盖特纳近日宣布,原定于本月15日向国会提出的汇率政策报告将延后,华盛顿方面也因此暂时避开了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的棘手问题。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中美近来紧绷的经贸关系乃至双边关系可能出现缓和。
  美国推迟决定中国是否操纵人民币汇率的根本原因仍在于美中关系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更何况在未来3个月中,美中双方还可以借助一系列高级别会谈平台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除了本月12日的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外,还包括本月晚些时候的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5月份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6月份的二十国集团峰会,这些高层会谈无疑为双方平息汇率纷争以及双边关系中的争端提供了契机。
  盖特纳的声明,大大降低了美国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标签”的可能性,或许是在给北京方面一定的时间来让人民币升值,但这也是把“皮球”踢到了中国一边:对于人民币升值,较为极端的方式是一次性升值到位,这样虽然可以大幅降低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热钱流入效应,但何为“到位”在理论界和实际操作过程中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中国多个行业的人民币压力测试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升值一个百分点将带来一大片产业的亏损和大面积失业。
  倘若人民币继续缓慢升值之路,不仅将再次面临美国方面的“催促”,其弊端同样显而易见:强烈的升值预期必然导致大量热钱的流入,在通胀预期时刻触动着政策制定者神经的当下,恐严重伤及中国经济。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启动后的三年多时间,人民币渐进升值,国际资本纷纷进入中国,在热钱的推动下,中国的股市、楼市一度膨胀,泡沫化现象严重。
  尽管外界一直无视中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已升值20%的事实,尽管围绕着人民币升值问题有太多的政治干扰,但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和转型关键期的中国而言,汇率问题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人民币升值与否必须服从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要求,汇率政策的调整也必然要和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相一致。
  这种内外部需求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将长期存在,也对中国经济的决策者和参与者提出了至少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要自己把握节奏,另一方面也要做好贸易争端、汇率之争乃至其他摩擦日益增多并日趋常态化的准备。
  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美国作为“世界中心”的光环、美元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地位以及夹杂着种种政治因素的中美汇率争端往往更加引人关注,也容易让人停留其中而忽略了同样重要的利益。
  有统计显示,去年11月以来欧元对人民币贬值已超过10%,严重制约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而欧盟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来自中国的舆论报道显示,中国国内对于这种人民币和欧元之间的汇率变动似乎并不敏感。在有关欧元的报道中,更多是“欧元下跌,便宜玩欧洲”、“欧元贬值激起赴欧购物热情”的商机报道,鲜有的解读也多是从“货币战争”的角度,认为欧元是美国“金融战争”的目标……而实际上,无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就实际操作而言,人民币对欧元的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亚于中美之间的汇率之争。
  一方面是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激辩,另一方面却是鲜有关注的欧元对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对待汇率问题的一些矛盾心理揭示出中国在处理相关问题上仍将面临诸多困难:随着人民币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国利益受影响渠道的日趋多元化,对待汇率问题既要避免将其政治化,又要把握内外部压力的动态变化,同时还要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观察,否则,即使中美汇率之争出现缓和,也难保不会出现中欧汇率之争、中印汇率之争……中国应避免陷入汇率之争的循环之中。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