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财经分析预测 >> 文章页
宏观上的“货币过热”迹象正在逐步扩散
2010-04-16 10:04:1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589

  对当前的宏观经济讨论已陷入某种混乱。莎士比亚曾说,爱情像是四月的天气,阴晴不定,冷暖无常。这似乎也契合了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风候。主流声音认为,宏观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稳固,仍需防范二次探底风险。不过,随着越来越多过热迹象的冒头,这个判断中略显谨慎的成分看上去越来越多,或者更像是在描述发达经济体。 [10]
   [10]
  我们现在倾向于认为,中国经济从正常化过渡到局部过热可能只有一步之遥,而这一步也许正在跨出。这种可能性的政策含义是,既然基本面风险正在迅速转向,留给政策调整的中间地带可能很小。密切感知宏观经济风候的渐变与突变,及时跟进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成为今年是最复杂一年的主要内涵。
  
  我们先来看看最近的政策动向。从会后声明看,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没有给出政策调整的任何暗示。三位专家委员的首度亮相,本身就是引人关注的焦点。他们中有一直主张强力收紧货币的学院派代表。在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中,对通胀容忍度较低的人被归为鹰派。当然,仅凭这一例行的人事调整还得不出什么结论。
  
  除此之外,市场还注意到了会后说明的三点变化:一是强调要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从改变银行业绩考核手段入手,来平衡全面信贷;二是将之前信贷资金的均衡投放改成了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三是特别指出,当前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形势极为复杂。人们通常是把这三点解读为:前两点说明当前做到信贷平稳投放的难度依然较大,并且一季度信贷总量可能会突破全年7.5万亿的三成;第三点似乎在暗示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仍然很多,而这些不确定性表明,现在可能还不是货币政策改弦易辙的时间窗口。
  
  显然,市场过度解读这份会后声明猜测政策意图并非明智之举,这些声明通常不是当局传递政策变动信息的常用渠道。它没有提及广受关注的物价问题,也没有对政策的进一步退出给出路线描述,更没有阐述包括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思路。
  
  我们认为,当前经济的主要风险已经由经济的二次回落,转变为通胀压力的上升和结构性的经济过热。今年以来物价正以超预期的速度上升,虽然大多数学者预期,在翘尾因素作用下,物价指数将在年中冲高回落,全年物价涨幅不大。然而,另外一种可能性正在出现,那就是年中以后物价不会明显回落。在货币供应增速超过30%的环境下,这种可能性无法轻易排除。当前的经济活动水平已经接近潜在产出水平,这意味着总体产能过剩已经消失殆尽,以及通胀压力的有增无减。在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一些部门,出现了令人不安的高涨。各种唱空中国的声音纷至沓来。中国的资产部门尽管有着更好基本面支撑,但如果这中间伴随着宽裕流动性的推动,将会助长市场乐观情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