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危机与通货膨胀 >> 文章页
辩证分析通胀形势严峻下加息可能性
2010-04-16 10:11:2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635

  从近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价格走势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控制在3%左右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指标。但在宏观调控作用下,最终还是能够完成和实现这个指标。此前,3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是否加息主要取决于对今后物价走势的预估,央行关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也关注工业品出厂价格(PPI)。
  回望2007年,央行在连续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扣响了加息扳机。今年1月和2月,央行连续两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且已达到16.5%,距历史最高的17.5%仅一个百分点之遥。不过,加息至今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解读
  2月CPI涨幅达到2.7%,略超此前市场预期,但却超过了我国现在的2.25%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这也是18个月以来,我国的CPI首次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一次实际利率为负发生在2007年到2008年,央行在CPI超过3%的时点启动了加息措施。
  今年通胀形势比较严峻。其一,因为去年投资规模较大,在今年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且货币投放量大,会有跨年滞后影响。其二,全球经济复杂,尤其资源、能源价格仍有上升空间。除以上客观因素外,通胀预期强烈还会使公众行为改变,形成物价上升的压力。特别在今年的后几个月通胀形势会不断严峻,CPI已经连续五六个月上升,不久后会传递到同比上来。
  今年通胀有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升,可以说主要是输入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扩张的货币政策也对物价产生一定压力。但最终消费者购买力又没有增加,物价也涨不上去。从内部自身来看,中国的问题主要在于结构问题,总体上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还是不平衡,2月CPI数据中食品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占主要部分,而未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产业根本性无法改善,要保持温和通胀或者说3%的预期比较难。另外,受国际因素影响,面临着外部的输入型通胀的巨大考验,贬值仍是美元全年主基调,一旦美元贬值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肯定的。
  众所周知,今年货币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回收流动性和控制信贷过快增长,这有利于维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和经济平衡增长。货币政策的调整绝不会仅仅是针对资本市场的。 
  在目前我国经济形势下,央行一般会先是公开市场操作,比如央行票据回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最后才是加息。倘若CPI同比连续上涨3%以上,或是启动加息的时机。因为加息与否主要是看CPI,如果长期的负利率将会导致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对于我国加息的合适时点,主要应关注美国等这些有可能将资本流入中国套利的大国,而非印度等其他国家。另外,还要关注国内的通胀形势和经济增长速度情况。但是,中国完全可以先采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相对灵活的手段。
  短期不是加息的合适时点,还需要观望和等待。首先,2月份的上涨只是个短期指标,不代表是一个长期趋势,目前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形势仍在可控之内。其次,目前国际上人民币升值压力非常大,中美利差已非常明显,国家在考虑加息时肯定会考虑国际因素,在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保持低利率的情况下,中国在加息上会比较谨慎。预计加息时间窗口或是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具体是上半年如果在经济上没有出现重大问题,第一季度CPI涨幅也未有过高,那我国是不会直接进行加息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我国没有加息的内外部环境。一是因为国际上主要国家,如美联储、欧洲央行均未加息;二是现在国际上的游资正在盯紧中国市场,一旦上半年加息,对市场可能的冲击不可估量;三是我国人民币正遇到升值压力,加息势必会加强这种压力。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我国要采取升息行动的话,会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出现,具体可能为上调0.25%或0.5%。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