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官方解读 >> 文章页
银监会:将严查五大行贷款分类偏离度
2010-04-27 16:05:06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902


   银监会即将启动一项大规模“排雷”行动,以摸清风险底数,掌握贷款五级分类的准确性。
   “上周银监局通知我们,要求汇报贷款五级分类的具体做法、流程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本周就开始进场检查了。”4月13日,某大型银行安徽省分行人士告诉记者,检查的重点是贷款五级分类的偏离度。
  同日,一家大型银行总行风险管理部人士透露,银监会此番检查的对象是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银行。
  一位了解检查的银行业人士称,监管部门于年初制定计划,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出约1.5万个贷款客户,动用系统内的监管力量,检查贷款分类的偏离度,整个检查将于5月底结束。
  贷款分类偏离度本身是一项常规检查,但贷款新规的执行情况将成为今年的检查重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等风险点可能也会在关注范围之内。
  监管层此举颇具深意。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能否破解信贷激增—不良贷款反弹的轮回“魔咒”,正成为监管者关注的重点。此前中国银行(4.25,-0.04,-0.93%)业三次信贷扩张,均留下了不良贷款反弹的记录。
  监管部门此次行动能否让那些“跑偏”的贷款现出原形?2009年末五大行3600亿元的不良贷款能否继续保持“双降”?业内人士拭目以待。
  重点检查贷款分类偏离
  目前,各地方银监局贷款分类偏离度检查小组正陆续进场,首先听取辖内大型银行关于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流程及执行情况的汇报。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要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如果应该归入关注类的贷款,被银行列为正常类贷款,类似情形被称之为偏离。如100亿元贷款中有2亿元贷款出现分类不准确,偏离度即为2%。在过往的现场检查中,偏离度超过5%则属于不正常现象。
  虽然是一项规定动作,但今年的检查将会重点关注贷款新规的落实情况,尤其是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09年10月份实施,新增贷款是否按照贷款新规去执行,是今年信贷类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银行业人士称,监管部门的关注对象可能还包括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风险点。“总行已经下发(融资平台贷款)检查通知,我们上周也召开了会议,自查结果将于本月中旬出炉。”前述大行安徽分行人士说。
  工、建、中、交四家大型上市银行(下称“四大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注:不考虑口径差异)显示,2009年末四家银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余额分别是7200亿元、6463亿元、4243亿元和1390亿元,合计19296亿元;当年增量分别为4500亿元、2679亿元、2700亿元和800亿元,合计10679亿元,占当年全国信贷增量的11.2%;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03%、0.14%、0.07%和0.05%,合计的不良贷款不足15亿元。
  前述银行业人士称,政府融资平台的公司治理、项目运作情况与贷款形态等方面,均是各行“开包还原”时关注的重点。
  他举例称,如果一个项目的出资不实,甚至于项目本身并不存在,银行却发放了项目贷款,或者项目存在“一女多嫁”,而且该项目贷款被归为正常贷款,则视为分类不准确,需要从正常类下调至关注类贷款。如果该项目贷款还存在第一、第二还款来源不足,偿债来源主要依靠贷款置换的情形,则可能需要进一步下调至次级,从而进入不良。
  在检查过程中,监管部门还将关注拨备计提情况。而一旦贷款分类出现偏离,拨备也需要随之调整,因为在计提专项准备时,每一类贷款的计提比例不同,通常形态越差,比例越高。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监管部门非常重视贷款分类出现偏离的案例,“花钱买案例”,要重点分析偏离的原因,是贷款分类制度的问题,还是执行层面的偏差。
  破解轮回“魔咒”
  此前,交通银行董事长胡怀邦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跟国际大行接近,甚至比他们更低,在此基础上继续“双降”确实很难。而大行的信贷规模动辄数万亿,对贷款管理的要求相对更高。
  银监会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627.3亿元,比年初减少581亿元,不良贷款率1.80%,比年初下降1个百分点。
  在保持不良“双降”的同时,大行非正常类贷款也出现一些微妙变化。如,2009年末工行关注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较上半年出现上升;其中,关注类贷款增加362亿元,损失类贷款增加39.5亿元。同期,中行内地业务的次级类、损失类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半年末上升21.21亿元和11.06亿元。
   “个别地方,关注类贷款反弹力度较大。”4月13日,一位熟悉大行的金融官员表示。在历史上,中国银行业不止一次的出现“信贷激增—不良反弹”的轮回。除2009年的天量信贷外,改革开放以来还曾有过三次信贷扩张期,分别是1990-1993年、1997年-1998年、2003-2004年,而这三次之后,均出现了不良贷款的反弹。
  因此,未雨绸缪,加强信贷管理已显得十分必要。
  对于此番监管部门排查贷款分类偏离度的背景,一位银行业人士的理解为,去年在保增长、应对危机的背景下,银行业的贷款增量达到9.6万亿元;天量贷款投下去之后,风险到底有多大,分类是否准确,拨备是否足额提取,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如果分类不准确,将会影响到银行抗御风险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大型银行通过深化股份制改革,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便是例证。2009年年报显示,工、建、中、交四大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150%,拨备余额合计达到4230亿元,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为2604亿元,整体拨备覆盖率为162%。
  一位监管人士称,对于贷款分类,一些大行已经在五级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如工行是12级,其中关注类贷款细分为三级。但一位大行人士直言,由于操作时的执行标准并不完全一致,且分类工作由各行自己掌握,不排除个别分支行藏着掖着,人为粉饰贷款形态,“该进关注类或不良的没有进”。
  此外,融资平台贷款的偿债高峰尚未来临,被视为一项不确定因素。
  中金公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预测,“潜在风险可能于2012年开始逐步显现”。理由是从2012年起(地方政府)偿还本金的金额显著上升,2013年达到峰值,为2.3万亿。地方政府偿债率将从2009年的12.0%继续逐年上升,至2012年将突破20%的警戒线,为26.6%,之后缓慢回落但继续保持在20%以上,直至2014年下降为19.5%,回落到20%的警戒线以下。
  该报告还指出,在上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尽管不良贷款率不高,但关注类贷款占比很高。如1998年-2000年津晋冀蒙地区发放的贷款在2003年的不良贷款率为2.37%,关注类贷款比率为18.17%。
  不过,四大上市银行均对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充满信心。存量规模最大的工行表示,该行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了国家级和省级政府项目以及大型国有企业,不良余额只有2亿元,不良率仅为0.03%;“历史上来看,在1998-2000年政府大规模借债、刺激经济增长期间,工行类似贷款不良率约为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