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路促使“县域经济竞争”升级为“区域模式竞争” |
2010-05-04 14:38:0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80
|
|
下文是重庆市长黄奇帆对重庆模式的综述性阐述 [10] [10] “最关键的是,重庆现在做的事对全国都是有推广意义的。如果重庆仅仅把过去在沿海地区做了十年二十年的模式搬过来在重庆实施,那就毫无重大意义而言。但如果我们结合重庆的实际,做对全国有现实推广意义的大事,而这种事又是沿海地区过去二十年没有干过的,对今后二十年的中国有意义的,那就是改革开放中的新的大事。我们不是在抄沿海(地区),我们现在做的,正是沿海(地区)从未做过的事。”黄奇帆在重庆表示。 这件事不仅仅是改变了内陆,甚至改变了世界30年的加工贸易模式
黄奇帆的引子——
1、我去年2月9号去台湾拜访郭台铭。我进他的会议室不到三分钟,一个开场白就把他给挑起来了,我告诉他今天不是向他招商,而是给他一单生意。
2、招商不是一个地方政府求着企业的行为,而是一个互惠的概念。
3、惠普效应的结果就是,一个惠普加三个世界级的台湾电脑加工厂商在这里,形成了4000万台加工的一个生产线。
问:我国加工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两头在外”,重庆的加工贸易模式似乎有所不同。
黄奇帆:这就是我们做的一个转变发展模式的事情。沿海城市30年的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大事项就是加工贸易,从80年代后期以来,我们长期沿用原料和销售在国外,加工在国内这一类两头在外的项目。一直到新世纪这20年间,“两头在外”的模式为沿海地区创造了差不多1.5亿个就业岗位。加工贸易带来的账单是1.2万亿美元,08年全国的进出口量是2.4万亿美元,加工贸易占了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