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论中美关系发展
2010-05-04 15:04:50 来源:《联合早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04

   中美关系在近几个月的发展可说是峰回路转,极具戏剧性。
   自奥巴马入主白宫以来,中美关系的走向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按惯例,白宫易主往往代表着中美关系将进入低潮,但美国总统在第二任时却会被中国认为是可贵的朋友,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均是如此。奥巴马宣誓就职没多久,中美两国就在南海发生了摩擦,似乎意味着中美关系将按照前几任先冷后热的规律发展。但,2009年9月,奥巴马访问中国,并以其个人魅力赢得了许多中国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赞许。同时他也和中国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进行了闭门会议。中美似乎提早迎来了春天,有观察家甚至认为中美进入了蜜月时期。
   但没过多久,中美关系却又因为美国一系列的贸易举动,以及会见达赖喇嘛和对台军售等三T(Trade, Tibet, Taiwan即贸易、西藏、台湾)议题陷入低谷。中国的反应明显比往常更为强硬,除了高调的抗议,更展延了两国的军事交流。华府在派外交官员进行高调亡羊补牢的同时,却又屡次就人民币升值议题对中国施压。此时,有人认为中国的强硬举动,象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有人议论着美国的衰落,感觉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有如虎落平阳,但绝大部分人都同意,中美关系的早春已瞬间化为寒冬。没想到严冬寒风没刮多久,中美关系却又柳暗花明。随着胡锦涛确定出席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全球核安全峰会,以及华府暂缓决定是否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美关系马上改善。胡锦涛更应奥巴马之邀与其电话会谈了一小时。
   有如坐过山车般的中美关系,使得中美两国的表现看起来有点笨拙,甚至是幼稚。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撰文,说明中美这两个超级大国在21世纪合作的必要性,并呼吁两国领导人尽快寻找可合作的共同点。但中美的互动真是未经深思的举动吗?
   关系起伏的时机点耐人寻味
   奥巴马是在去年9月和胡锦涛会面的。我们并不清楚二人之间的真正谈话内容,但区区几个月后,奥巴马在2月中下旬几乎同时宣布对台湾出售军事武器和会见了达赖喇嘛。很难想象奥巴马与胡锦涛在9月的对话,没有对这两个重大议题进行沟通。而如果两人就议题有沟通,那奥巴马在2月的举动应该早就在中国领导人的预料之中。
   中美两国领导人以及许多关注中美关系的人士都明白,会见达赖喇嘛和对台售武两件事,是历任美国总统都得要做的事。对台湾出售武器,更是小布什时期就决定了的事。身为民主党的奥巴马如果不遵循旧例做这两件事,将会面对国内反对党严重的指责,特别是一心要对国内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奥巴马,更不会在这两件事上去招惹共和党。所以如果奥巴马和胡锦涛能在这两件事上有所沟通,最有可能商量的应该是如何将这两件事对中美关系的冲击减到最低点。
   再来看看时间表。刚过完农历年的中国是近几个月最太平的时段。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安然渡过经济危机,民间支持度也有所提升,当时既没发生什么自然灾害,也没出现高调的社会事件。唯一的例外是谷歌撤出中国一事,但就整个中美关系的大环境而言,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2月份距离“两会”和上海世博等大型会议也还有一段时间。奥巴马此时宣布会见达赖和对台售武,虽然仍旧会激起中国的民愤,但还不至于给中国领导人忙中添乱。同时海峡两岸关系也有了良好稳定的发展,此时对台售武虽然会被指责为是有意在挑拨离间,但万一将来海峡两岸剑拔弩张时才售武,那就不只是“中国不高兴”,而是“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了。
   美国的举动虽然已是将伤害降到最低点,但中国依然必须有强烈反应。就如同奥巴马的举动是为了满足国内某些人,中国领导人也必须做出姿态,满足自己国内的观众。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如果不发出比以往更大的声音,势必被国人指责为软弱。一旦国内情绪有所缓和,中国也迅速释放善意。两国虽然作出不少高调动作,但谁也没真正伤害谁的核心利益。就中美这几个月的互动而言,两国的表现并不像是在擂台上的格斗,反而像是一场颇有默契的对练。看似拳拳到肉,却又招招留情,台上斗得精彩,只因为台下吆喝得响亮。对练是一场戏。当擂台下挤满了为擂台两边选手喝彩的观众时,有默契的对练能在满足观众的前提下不伤害彼此。虽然没有人能保证两国在对练时,不会一不小心假戏真做,但在强烈的观众要求下,也只能如此权宜。
   中美领导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两个议题本就不可能有解决的方案。美国不可能因为中国的抗议而忽然放弃达赖喇嘛和台湾。同样的,美国也很清楚中国领导人不可能对美国的举动无所表示,即使这些举动的实际意义并不大。难道美国不会见达赖喇嘛,西藏的问题就会自动解决吗?难道台湾买不到美国武器就会接受统一吗?两国的举动除了是例行公事之外,更主要的是即使领导人不愿意继续这无聊的交锋,他们底下还有一帮会因为领导人罢手而喝倒彩的人。
   也许我们不该为中美领导人担心。他们能坐到今天这个位子,岂会连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的粗浅道理都不明白?我们是否应该将精神与智慧,投入到那帮喝彩喝得比选手更兴奋的观众?毕竟没了这群观众,擂台上的两人就连对练的必要都没有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