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压力上升,将触发加息周期,本月CPI高达2.8%,涨幅比上月增加了0.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连续第六个月上涨。除了CPI,市场也把审视通胀的目光放到了涨势领先的指数——PPI。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PPI将维持上升趋势,4月PPI上涨6.8%,这是PPI连续第五个月上涨。开年以来,央行频繁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回收流动性。春节后,更是连续10周净回笼资金,累计回笼量达1.1万亿元。与此同时,央行于1月18日和2月25日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静态角度看,这两次上调锁定了6000亿元的流动性。
尽管央行收紧货币的意图明显,但实际效果欠佳。中金公司在4月26日发布的《中国利率策略周报》中指出,央行一季度的数量调控只是对冲了新增的外汇占款,并没有吸收掉去年末财政存款投放带来的新增流动性。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接近7500亿元,这个数字与央行公开市场回笼和法定准备金比率上调锁定的流动性差不多,这导致央行前期的数量调控并没有改变流动性宽松局面。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流动性增长依然迅速。截至2010年3月末,M2(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22.5%,尽管增幅较上月和上年末分别低了3.03和5.18个百分点,但由于去年基数偏高,因此这个增速依然可观。与此同时,CPI持续走高和热钱不断涌入,也迫使央行进一步紧缩货币。
●观局者语
从央行的举动来看,“紧缩”流动性的意愿非常强烈,加息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现在动用利率工具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年初至今,公开市场操作和央票发行接连不断,中国央行在公开市场已实现连续10周净回笼,总规模达1.1万亿元人民币,4月最后一周净回笼资金1150亿元,并创下一个月来单周回笼新高;存款准备金率三次上调,目前已经推至17%,离历史高点17.5%仅一步之遥,以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63.82万亿元计算,中国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可从银行系统回收资金约3000亿元。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数量型工具,可以起到总量控制的效果,而且针对性更强,对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收缩效果明显,但如果再进一步推高,其空间究竟有多大?实际上,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来紧缩流动性并非一本万利,如果存款准备金率太高则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会提高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会迫使一些商业银行去冒险经营。据测算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商业银行利润的负面影响在1%左右。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和央票这些数量型工具的使用都是有成本的。如果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空间缩小后,CPI继续走高,则利率工具必然会被提上议事日程。不过,现在央行和国务院宏观调控部门在加息面前左右为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主要经济体依然在维持低利率格局,如果贸然加息,成本很高,而且很有可能会引来大量的短期套利资本。现在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0—0.25%低水平,与我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2.25%有较大空间;日本、俄罗斯为了防止热钱涌入目前利率不升反降,如果我国现在加息,国际套利资本很有可能会蜂拥而至。对此从央行的举动和热钱流入的速度来看,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
第二,一旦开始加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担心会重蹈上一轮货币政策紧缩的覆辙。开始于2007年2月(历时21个月的连续6次加息)的那一轮紧缩政策,实际结果与紧缩政策的初衷截然相反,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但没有抑制住资产价格泡沫,也没有遏制住通货膨胀,更没有收回流动性,反而市场中的基础货币投放量不断加大,CPI一路飙升,沪指从3000点迈向了6000点,股市走出了一轮大牛市。不断地加息结果真正紧缩了国内的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迎来了倒闭潮,让中国经济出现了困境。
第三,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根基并不牢固,尤其是欧元区经济面临着严重的麻烦,欧盟紧缩财政开支必然会减少进口,中国的出口形势严峻,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会不会就此终结?诸如此类,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现在采取严厉的紧缩政策,会给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带来何等后果,目前确实有待综合考量。
第四,加息未必能够减少贷款规模,未必能够紧缩流动性。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利率工具在中国失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借款企业在贷款的时候压根就没想着还,利率再高也不能抑制他们贷款的冲动。本来贷款作为一个成本型工具,一旦利率提高会让一些利润率薄的企业减少贷款,如果一些企业“只贷不还”则很难让利率工具发挥相应的作用。企业“只贷不还”属于不正常现象,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时如果担心贷款“有去无回”就回避利率工具,则无异于投鼠忌器。对于不合理的情形,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及时解决不合理的现状,完善相关制度,杜绝企业“只贷不还”,谨防利率工具失调。同时,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应该加强对贷款对象的审查,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否则,对“只贷不还”视而不见则不可避免政府和纳税人再为商业银行背包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