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官方解读 >> 文章页
国土资源部:多部委专家研讨国家矿产地储备战略
2010-05-14 15:22:12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39

  5月7日,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在京组织召开国家矿产地战略储备专家研讨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以及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20多位专家,围绕开展矿产地储备涉及的矿种、规模、布局、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据了解,我国矿产地战略储备研究实施工作正在加速推进,预计首批矿产地储备试点将围绕煤炭和稀土资源展开。
  据了解,《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建立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的矿产品储备机制,初步形成国家能源与重要矿产资源、矿产品与大中型探明矿产地战略储备体系。2008年,在新一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中提出矿产地战略储备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要完成重要矿产地储备40~50处,建立10~20处特殊煤种和稀缺煤种井田储备,建立10~30处钨、锑、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矿产地储备。
  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说,2007年5月,中央编办在批准设立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的批复中,赋予地勘基金管理中心负责研究实施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职责,首次明确了矿产地储备的实施机构。2008年7月,国务院在调整有关部委“三定”方案时,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部对矿产地储备的管理职能。为更好地落实相关职责,加快建立矿产地储备制度,2008年,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同意,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的主持下,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会同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共同开展了“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并提出了《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管理办法(建议稿)》,对矿产地储备制度框架及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究探索;根据整体工作安排,2009年,又以稀土和煤炭为重点,启动了矿产地战略储备试点方案的研究,以形成试点方案和相关政策,尽快推动矿产地储备试点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程利伟介绍说,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是保证国家资源安全,平衡资源代际分配,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应对战略性矿产突发供应中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得到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各方面专家学者通过各种形式对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问题进行了许多理论研究探索,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从目前情况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三种形式中,战略石油储备已开始储油运营。以物资产品储备方式实施的矿产品储备,实践中已经相对成熟。而矿产地储备作为一种建设运营成本较低、保障时效长的资源储备方式,尚未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亟需加以推进。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加快建立矿产地储备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矿产地储备的目标、原则和需要把握的相关重点问题,分别从政策和操作层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