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俄罗斯人对中国的矛盾心情
2010-06-11 16:39:48 来源:德国之声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52

  孔子曰:“只要你在河边久站, 终归能看到敌人的尸体从你面前漂过。”孔夫子这段俄罗斯版格言恰恰印证了俄罗斯目前同其南部邻国—中国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这句格言一方面让俄罗斯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平和性情,另一方面也让俄罗斯人平添了一份焦虑:俄罗斯能否在中国不断壮大的实力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俄罗斯人对中国的这种矛盾的心情,从民意测验中也可以得到证实:近百分之五十的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俄罗斯的伙伴和盟友。只有百分之六的人担心,俄罗斯有朝一日将同中国发生军事对抗。然而一旦涉及中国经济实力这个话题,民众对中国的这种正面看法会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俄罗斯人对中国企业在俄罗斯的经济活动心存芥蒂。超过百分之八十的俄罗斯人认为,将本国财产出让给中国企业是错误的,同时他们也反对吸纳中国劳动力到俄罗斯工作。超过60%的人甚至主张,限制进口中国产品。

  俄罗斯人对外来势力影响的恐惧主要还是因为害怕在经济上被他人赶超。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过去俄罗斯向中国主要出口制成品。而现在几乎只出口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在中国进行精加工后又返回了俄罗斯。俄罗斯大学老师安雅·舒洛瓦说,虽然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看到中国货在俄罗斯市场上泛滥,但是他们还是在不断购买来自中国的商品。安雅·舒洛瓦认为,廉价的中国商品已经对俄罗斯产品造成了威胁,但俄罗斯知识阶层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无动于衷。

  俄罗斯知识阶层和部分政治精英的这种无所谓态度来源于他们的传统意识。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社会文明落后,还处于野蛮阶段。过去,俄罗斯向其他欧洲国家学习,但在中国人面前则扮演欧洲大师的角色。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就不奇怪为什么俄罗斯没有做好同正在崛起的中国互换角色的思想准备。

  从俄罗斯权威性调查机构—罗米尔研究所的一项民意调查中也能看出一些问题。在有关中国的问询中,俄罗斯老百姓的回答只有服装、纺织、 人口、大米、长城和筷子。而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进步无人知晓。

  正因为老百姓不了解现代中国的发展,不了解中国的真正面貌,因此谣言有了最好的传播发酵土壤。俄罗斯媒体和政界十分热衷于通过散布俄罗斯远东地区有大量中国移民的说法制造恐慌情绪。一位俄罗斯部长就说,“如果有谁正式问我,那里究竟有多少中国移民,我会说40万人。但实际上那里有4百万人。”。然而根据莫斯科大学的可靠估计,在整个俄罗斯生活的中国人只有20万到45万人。

  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俄罗斯错失了利用中国劳动力改变远东地区落后面貌的机会。但一名中国观察员在美国克南研究所(Kennan Institut)的一份调查中指出,向不发达地区成功移民的例子世界并不多见。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俄罗斯人也赞同这一看法。许多对本国官僚主义感到绝望,同时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人纷纷带着自己创业想法越过边境,到了中国一边。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那么向俄罗斯向中国的移民人数,总有一天要超过中国向俄罗斯的移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