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央调控地产目标:房价低于物价涨幅 |
2010-06-11 16:41:4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54
|
|
抑制地产投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当然是好事。如果按照当前的说法,房价上升过快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速。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问题:老百姓收入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增长太慢。房价上升过快,又与货币发行增长过快有关。假设从1998年开始计算,中国的货币发行增长了6倍,主要城市房价增长5倍,居民收入增长2.2倍,而国家税收增长近7倍。从中我们看到,房价的“泡沫”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2009年钱发得太多太快了,居民反通胀的本能会找地产进行投资,地产指数与M2之间形成了亲密的关系;二是居民收入增长在一次分配中太低了,国家税收增长太快,出现了收入/房价比的泡沫。
因此,挤地产价格的泡沫,可能有几种方案:
一是在不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条件下将房屋价格打下去,即硬挤泡沫,从而导致国民经济受损害,进而引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水,财富出现负效应,消费乘数下降,消费增长下降,原来想通过刺激消费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受到挤压,经济复苏的势头由于地产投资下降、消费对经济推动的效应下降,在国际经济复苏还脆弱的条件下,必然出现与调控地产的目标相反的效果。这是一种国家、企业、居民利益受损的坏方案,如果硬要实施,可能会为国际资本借人民币升值的东风而抄“底”。
二是在保持地产价格基本稳定或者略有下降的状态下,通过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同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廉租房屋,从而改变收入/房价比(衡量泡沫的主要指标),即软挤泡沫。在这里,我们建议要实施社会主义的地产政策,即对中低收入者实施大范围的社会主义公平条件下的住房政策,比如在销售环节政府回购等条件的经济适用房、比如廉租房屋面向低收入、大学毕业生、民工等开放。另外,对于商品住房,按市场经济原则,由供求决定价格,如果价格涨得高,相关的税收也多,收来的税可以补充“社会主义”廉租房的费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