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对多数国家来说,其银行和足球队的表现存在着直接关联:表现得都相当差劲。但这种规律不适用于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中国无缘本届世界杯,但所有人都想从中国银行业分得一杯羹。渣打已经与中国农业银行结成联盟。汇丰正回归其亚洲根源,将首席执行官迁往香港,还开设了中国内地的第100家分行。现在,汇丰正酝酿在上海上市。
可是,外资银行在中国只能扮演小角色。拥有150年在华经营历史的渣打,去年在那里实现的税前利润还不如该行在发达市场的年度利润增量。汇丰在华业务的利润相当可观,但与之前两年持平,而且在根本基础上还不到该行全球利润的八分之一。整体而言,外资银行在华放贷额2009年上半年有所下降,而本土银行的资产在2009年增加了四分之一。预计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区2%的份额今年仍将原地踏步。
部分原因是外资银行受到夹击:一面是本土银行更有力的竞争,另一面是严厉的监管。下月农行上市后,中国将拥有四大部分私有化的银行,这些银行都在改进自己的产品。与此同时,外资银行不得不费力争取资金(大量资金仍须来自海外的母行),并满足严格的监管要求,比如到明年达到75%的贷存比。难怪入股中资银行的选择重新出现在议程之上。以往的经历证明,与费力运营辛苦挣来的资产相比,这是一条更快捷的致富途径。像皇家苏格兰银行(RBS)那样在困境中被迫出售此类股份的卖家,或许不同意这种说法,但汇丰在中国的45亿美元投资,在过去几年间已增值至200亿美元,使该行2009年在华实现的利润相形见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