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从G8到G20权势转换路还漫长
2010-07-02 16:09:18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18

 

  在上周,尽管遭到抗议,主持会议的加拿大依然将八国峰会排在二十国峰会之前召开。渥太华似乎想透过这种安排,赋予已经暮气沉沉、乏人关注的G8组织一项新权力,即除了延续它在安全和社会发展方面剩余的职能外,还可以让其成为富裕国家经济协调的预备论坛,这样在二十国集团开谈之前,这些国家就有更充足的机会,在随后的谈判中抱成一团,对新兴经济体施压。

  G8的无奈选择

  作为八国集团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加拿大绝无把握在近来崛起的二十国集团中谋得更好利益。竭力挽留这一昔日“经济联合国”的权势,对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其实,抱持这种心态的何止渥太华!除了在G8中坐惯了冷板凳、被当作另类的俄罗斯外,恐怕没有哪个G8成员不会为它的权势衰退而叹息。即使反美情绪强烈、在2008年时曾大力促成G20华盛顿第一届峰会盛装登场的法国萨科齐政府,也准备在明年沿袭渥太华的做法。

  将G8和风头正劲的G20捆绑在一起,固然是对其尴尬处境的绝妙嘲讽,进一步矮化了其地位,但为了让其保有生机,此种策略也许是最现实的无奈选择。实际上,自去年9月在匹茨堡峰会上,G20完成了自我加冕仪式,正式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后,八国集团的存续就广受质疑。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八国集团的剩余权力领域中,拥有广泛代表性的G20组织可以表现得更出色。

  不难理解,G8角色的转换可能会导致G20内部的阵营分化乃至对抗,在发达国家的抱团压力面前,新兴经济体将巩固现有的“金砖四国”等对话机制,采用结团策略增强话语权争夺。

  权力流转的必然产物

  贵族气十足的八国集团的落魄,其实是在更为广泛的西方权势的急剧衰退,以及国际关系民主化浪潮中发生的。面对越来越多开始尝试利用手中积聚的财富和资源、在世界舞台上寻求更合适地位的新兴经济体,八国集团的衰落是必然的。但世界权力的流转,往往并不能及时反映权势的实际分配,权力结构的变化往往是危机时的产物。

  1970年代中期,在“石油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沉重打击下,华盛顿被迫接受法国的提议召开八国峰会,以大国协调而非先前自己一国主导的模式来管治世界经济。此次也一样,若非在欧美内部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只得依赖新兴经济体来拯救命运的话,想要其放弃尊严、顺利实现权力转换,只能是种奢望。很可能,G20还将维持自己的卑微地位,苟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框架内,等待发达国家的赏赐和使唤。

  G20还需更合理反映实力分配

  需要指出的是,从G8到G20,老的掌权者做出的让步并不很大。不仅原G8成员全部进入新机制,澳大利亚的纳入和单独欧盟席位的设立,也使发达经济体在新机制中占据了半壁江山。此外,经济和政治上属于欧洲的土耳其和北美一体化中的墨西哥,也有利于欧美发声。相形之下,拥有10亿人口的非洲只有南非一席代表权。负责全球经济协调事务的G20,也未能摆脱金钱的资格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发达国家实质上的经济主导权并未改变。以金融领域的两个重要机构为例,匹茨堡峰会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才获同意,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WB)两大机构的份额,向发展中国家分别转移5%和3%。调整后,发达国家在IMF和世行中的投票权仍高达57%和53%。即使如此小幅度的调整,到目前为止,IMF权额的重新分配也未实现。

  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已经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恢复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眼下,当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在持续扩散时,新兴经济体再次以其健康而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带动全球经济走出阴影。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贡献和经济比重的大幅增加,理应通过权力结构的实质调整得以反映。可以说,从G8到G20,未来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