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视点 >> 文章页
清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难度可能超乎预想
2010-07-06 09:55:5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75


  从银行角度看,地方融资平台的债权肯定是可以保全,但从宏观角度看,去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激增所产生的宏观成本却极其高昂。要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降低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而唯一的方式就是提高家庭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 这就是说中国的家庭部门未来不能再以低的收入增长和低的储蓄利息率继续为地方政府埋单。  
    
  国务院下专文彻底清理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可见兹事体大  

  截至去年末,央行口径所统计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去年新增投放3.05万亿元,按正常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进度,今年余额或会上升至10万亿,2011年或有可能达到12万亿。  

  当经济未来遇到波动时,融资平台项目正常偿付肯定是个大问题。根据来自全国120个城市融资平台债务的调查,仅10%可以完全靠项目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其他90%左右的贷款都需要土地开发权、地方政府财政安排等第二还款来源作为支持。即便如此,未来中国银行体系会的不良贷款会飙升。因为,现行体制下,政府肯定是要保银行的,既然银行不承担偿付风险,那处置不良项目的成本谁来承担?经济中只有四个部门:政府、企业、住户和金融部门,任何政府有征税权、有铸币权,所以不需要也不会承担最后的成本。那只有住户部门来承担。这就是“宏观成本”——真正的风险之所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