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时寒冰:大幅增持日本国债是往枪口上撞
2010-07-19 15:24:12 来源:搜狐博客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29

  总有一些蹊跷的事情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演。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对日本国债的热忱,正在一个个新高中呈现。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份新买入日本国债再创新高:7352亿日元,该数字超过今年1—4月的总和(5410亿日元),而前4月中国对日本国债购买量(5410亿日元)却是比2005年全年多了一倍以上……尤其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形势最严峻的5月加快了购买日本国债的步伐,使得今年前5月增持日本国债总额超过1.27万亿日元。而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投资者对日本国债的追捧,使得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一路走低,截至本周四晚间(7月8日)该收益率持稳在1.10%……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并非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全部。因为日本公布的数据只考虑交易发起国。英国《金融时报》举例说明这一点:假如一家中国投资者通过伦敦的某家经纪商购买日本国债,那么这笔交易将记在英国名下。由于英国通过中国渠道购买日本国债的可能性较小,中国购买日本国债的数额可能还要大。

  日本国债的风险,要远远超过美国、欧元国的国债!可以说,是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中风险最大的!

  日本债务危机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它比欧元国更为严重!现在国际上一般认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的安全临界点是60%以下。而根据IMF、标准普尔及渣打银行的数据,当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14.3%,远超过希腊的120%!超过国际上公认的安全线两倍多!

  标准普尔在今年1月已经调低日本的国债级别。

  日本债务危机随时可以引爆。只是,华尔街的投机大鳄们在等到引爆它的时机而已。

  中国兴致勃勃地往枪口上撞,无疑将对猎人产生更大的诱惑力。

  2010年6月21日,我在《两房退市:一个醒目的标志》一文中写道:如果中国继续以某种条件换取人民币不升值,日元接下来将遭狙击,人民币对日元将间接升值……再接下来是东南亚。于是,有关部门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犹如剧本,从开始起,结局就定了。

  中国增持日本国债,有三种说法:

  其一,出口原因。根据国外一些外汇分析师的分析:中国对日本国债的需求,很可能是推动日元走强的因素之一。自今年初以来,日元兑欧元累计升值20%以上。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如果中国是基于自身出口的因素,用这种方式力托日元,无疑是蠢到家的选择。一方面,这种推动力非常小(日本国债主要持有人是日本国内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国际投机大鳄们一旦展开狙击,日元将以比受债务危机困扰的欧元更快地贬值!——这一狙击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狙击与否的问题!

  其二,政治原因。有媒体评论说:“中国突然大量增持日本国债,本意是给日本民主党投下政治信任一票,希望能够在中日关系上有新进展,但鸠山由纪夫上任半年多便在日本右翼和美国连手打压下尴尬下台,而新上台的菅直人则一改过去亲华姿态,义无反顾地跟着美国走,反复宣扬要警惕中国军力膨胀。中国机关算尽,反而赔尽外汇储备,到头来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教训是,无论是政治还是投资,中国都需要从更长远的利益和大趋势上去考虑。日本历来都是反华势力占据绝对主导,过分沉浸在自欺欺人的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意淫中只会让中华民族再次面临劫难。

  其三,分散风险原因。这一说法非常牵强。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美国、德国和日本国债的收益率分别约为3%、2.6%和1.2%,日本国债的收益率最低,再加上其负债占GDP比重全球罕见,风险之大,无出其右者。

  对冲基金早就瞄上了日本。据报道,澳大利亚对冲基金Blue Sky Apeiron直言日本可能会面临一场债务危机,与震动全球市场的欧洲这场危机类似。Apeiron全球宏观基金经理Hobart称,未来两年日本将苦于偿还高额政府债务,国内储蓄下降将促使日本依仗外国投资者为其财政缺口提供融资。

  是的,日本正面临着老年化问题,国内储蓄率下降,民众对债权的消化能力下降,如果外国投资者不提供融资,日本国债的安全系数就命悬一线。据报道,即使基于2010财年475万亿日元的GDP总量保守估算,日本的公共债务也已超过950万亿日元,摊到每个日本人身上的债务超过750万日元。

  但没有想到,在危急关头充当这个冤大头的会是中国!

  6月11日,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在国会发表就任后的首次政策演说时坦承:“日本财政已成为发达国家中最糟糕的情况,过度依赖国债已让财政持续恶化,就像希腊给欧元区带来的混乱一样,日本若再坐等,将有破产之患。”日本财务省官员也说:“国内投资者是日本国债维持稳定的主要因素,但这些投资者大部分是日本银行,如果银行遇到问题,日本国债市场就不会继续稳定下去。”

  连日本人都认识到了其国债的高危性,中国怎么会忽略或者漠视这种危险呢?!

  根据辜朝明先生的研究,日本早在20年前就已经陷入资产负债表陷阱。过度负债者全力偿还债务的经济体有以下3个特征:信贷和银行资金供应停止增长,这不是因为银行不愿放贷,而是因为企业和家庭不愿借钱;常规的货币政策基本失效;私人部门改善资产负债表的愿望,使政府以最后贷款人的身份出现。其结果是,在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调整结束前,旨在使货币及财政政策“正常化”的所有努力都宣告失败。

  日本不是美国,可以通过债务的扩张实现国力的扩张,稀释债务,更重要的是,美国永远不用担心偿还国债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胆敢硬着头皮向美国索债!日本真正走出资产负债表陷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拼命增持日本国债的动机令人难以理解!

  更要命的是,日元资产的流动性远远低于美元、欧元,一旦持有者被套很难抛售套现,国外的机构不愿意去买日本的国债,就是怕关键时候找不到愿意接盘的,砸在自己手里!唯一万幸的是,中国增持的日本国债主要是一年期短期国债,而中国留给自己的纠错机会,也只有这一年的时间而已!

  因缺乏远见和洞察力,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和美国股票后,次贷危机爆发,美元贬值;然后,转而增持欧元国债避险,随后欧元区债务危机就爆发。中国外汇储备成为红颜祸水,流到哪里哪里出事,或者说,哪里将要出事就流到哪里,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如今又增持日本国债,能够走出那个魔咒吗?不!对日本的货币战将比欧元狙击战更容易展开。是华尔街太贪婪太凶残太聪明,还是中国太愚蠢?  

  由官僚而不是真正懂得投资和爱护这个国家财富的人去主导财富的保值,风险之大,难以估量!让人不能不心痛!心痛!心痛!

  主要依靠增发基础货币积累下来的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源动力,是国民生活压力沉重的根源之一。既然无法确保外汇储备的升值,不如减少外汇储备,藏汇于企业、藏汇于民,使外汇得到更有效率的使用。同时,应该改变重货币储备而轻实物储备的倾向,多储备资源尤其稀缺资源,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储备稀缺资源比储备任何货币都更能确保财富升值!即使向货币方面配置,也应该适当考虑那些更有前途的货币,比如加元、澳元等有丰富资源依托的货币,而不应该在垃圾货币中打转转。总之,外汇储备应该造福于民,而不应该成为民众噩梦的源头。期待国家的智囊团队,以民族利益为唯一出发点,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个苦难的民族,实在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