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早稻生产正面临严峻的天气考验。由于连续的暴雨已经造成南方9省市稻谷主产区普遍受灾,早稻价格也开始稳步走高。新稻即将投放市场,今年早稻收购形势将会重演6月底小麦收购时的激烈情形。
有关数据显示,连续的暴雨已经造成南方9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94.65万公顷,绝收面积13.39万公顷,稻谷减产几成定局。为稳定稻米价格,从上周开始,国家临储粳稻就开始直接面向销区投放。此举能使所交易稻谷及时加工并投放市场,有效地缓解销区的消费压力,稳定市场价格。
然而,尽管国家不断加大投放力度,市场仍预计今年早稻市场收购价格注定要“表现非凡”。由于今年在主产省早稻生产过程中接连遇到气候灾害,稻谷的产量和质量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市场对稻谷收购预期的判断。在今年收购主体中又增加了中粮和华粮集团的前提下,早稻的收购形势很可能会重演小麦收购时的激烈情形。
早稻和小麦很像,市场环境和天气影响基本相同,小麦收购发展形势将为早稻收购提供参考。首先,早稻上市前的诸多“先兆”,如受天气灾害影响较深、生长期推迟、产量及品质不确定、陈粮市场供应充足、采购交易平淡、当前市场价格高于托市价格等都和小麦极其相像。其次,因为生产成本提高和对产量质量的不确定,农民对早稻售价的预期将不亚于小麦,这种预期将会成为早稻收购的价格底部。第三,通过具有竞争机制的市场化交易,如多元化入市采购,将会让农民获得更多托市价格以外的利润;第四,农民的惜售心理会导致新粮上市量减少,进一步加剧市场采购的激烈程度;最后,早稻同其他粮食品种的比价关系也可能会成为收购价格走高的比较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