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党国英:户籍制度改革本不应是个难题
2010-08-05 14:30:02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19

  中国的户籍制度饱受诟病。这类制度对于权够大、钱够多的人不是问题,但对小小老百姓则可能是一个伤透心的问题。这不,网上有帖子哀叹:没想到读了几年大学,把自己读成了一个黑人!

  按现在的户籍制度,一个农村孩子在读完大学后,很有可能变成一个怀揣户口卡的人,也即一个“黑人”。

  按现在的规定,一个孩子在进入国家普通高校时,由大学接受他的户口,入了大学的集体户籍,而不是大学所在的城市居民户籍。又按有关法律规定,国家在农村地区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但法律同时又规定,一个户口是农村的人,在他的户口转入设区城市时,村集体可以收回他名下的承包地另行发包。所以,如果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想要在毕业时重新落户到原村庄,很可能被拒绝。当然,国家没有禁止村集体接纳返乡的大学生,但如果这个村集体有很大的所谓“集体福利”,而村领导又不是大学生的亲爹亲妈或三姑六姨,就会拿一大堆理由拒绝这个大学生。

  这个大学生所在县市难道就不能接受这个大学生,并给他注册市民户籍么?好像也不能。派出所会提出一个最难达到的要求:你在市区必须有固定住所!可怜的大学生刚出校门,他没钱租房,更没钱买房。他当初呱呱坠地时落在了乡村,只有那里有他爹娘的房子。

  这个大学生自然会骂娘,会愤怒。不过,这个大学生如果能想到比他还命运不济的农民工,也许就会平静许多。保守地说,在中国所谓的农民工中,有10%左右的人在城市有固定住所,且不是违章建筑,还在城市尽了纳税的义务,但他们照样没有城市户口。

  让我们幻想另外一种情景:

  第一,这个大学生的爹娘虽然是农民,但他们在人口登记的权利上与城里人一样,只不过他们是“城外市民”,职业是农民。

  第二,这个大学生的爹娘虽然是“城外市民”,但他们没有给政府添太多的麻烦,没有造成政府多大的财政负担;他们的收入不多,只享受了政府补贴之下的基本医疗保障和未来的基本养老保障。城里的穷人也是这样,而那些城里的有钱人要有高的保障必须购买商业保险,若他们不是政府雇员,这个钱按照法律由他们自己和老板掏腰包。对此,这个大学生的穷爹娘并不嫉妒。

  第三,这个大学生在家里时享有的土地承包权是永久产权,不因为他上了大学就被什么人夺去。他大学毕业若找不到工作,可以耕作这个土地。

  第四,若这个大学生在毕业时不想务农,他可以将自己的土地租给别人,或者干脆卖给他人。他还可以在退出村集体时,把自己的那份“集体福利”货币化,换一笔钱。这样,他有可能拥有在城里买房的首付款。当然,前提是中国城市房市不是世界上最贵房市之一。

  第五,人口登记制度的基本规则是按人的常住地注册户籍,这个大学生住在那里,户籍登记就在那里。他没能力成为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笃定有能力在家乡做一个常住人口,因为那里有他爹娘的老宅。

  第六,这个大学生若一时找不到工作,他可以领失业救济金,但政府会考虑他的地租收入,扣减他一部分失业救济金。这个大学生在职场竞争中终究会找到一份工作;他不愿意长期靠微薄的失业救济金度日。要知道,现在农业领域的雇工,日工资也多在80元以上。

  这个大学生要遇到以上的制度,需要多大的造化?按说不需要。设计上面这样的制度,既不需要反腐败,也不需要送干部到哈佛大学学习,平常智慧、平常事业心就够了。

  也是平常智慧,会对上面的制度的可操作性提出一些疑问。但解开那些疑问还只需要平常智慧。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本来不是难事。可怜这位发帖子的农家出身的大学生,学了一肚子高深的知识,却过不了低于平常智慧含量的制度的坎。当然,这不是他的错。世事就是这样,智慧往往苍白无力。

  写到这里,我的乐观主义神经又有发了脉冲电。这个户籍制度用不了五年就会全面垮塌。公安部官员早已透露过开明的想法,现在需要地方政府大胆创新。而现实是,中国正在进入一个“争户口”的时代。在竞争的作用下,即使傻到家的地方领导也不会抱守残缺,一条道走到黑。我更乐于相信市场的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