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2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较好基础,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抓好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
●解读
我国2季度 GDP同比增长10.3%,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从库存周期角度看,现在正处在一个向下的周期,未来去库存外进入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工业增加值仍将持续下行,经济增速还有下滑可能。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基本确立的背景下,市场普遍预期宏观调控政策将有所松动,一些机构甚至建议政府出台新的刺激计划来平缓经济波动的幅度。在政策放松预期下,近期资本市场已有所起色。
事实上,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除了基数的因素,更多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调控的主基调是保持政策稳定性,处理好增长速度、经济结构和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调控思维将转向更高层次的经济转型激励。
四万亿刺激计划成功推动经济复苏,然而,在成功保八的同时,9.6万亿元新增贷款也吹大了房地产泡沫,加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和银行的坏账风险。正是及时觉察到经济运行的两大风险,今年以来,一方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节信贷规模和节奏;另一方面,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强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整顿。目前来看,调控目标初步实现,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和节奏均符合预期,房地产成交价格在6月份首次出现环比下降,地方融资平台清理也在稳步推进。可以说,二季度经济放缓是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