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逃离制造业,逃离实体经济,转而在多个领域疯狂炒作,获取暴利,已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忽视的现象。“炒楼、炒古玩、炒中药材、炒绿豆、炒大蒜……”一切能够由投机资本掌控的商品似乎都成了一种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在那些竞争力很强、创新要求很高的领域和行业,逃离现象更为严重。
●纵深论衡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的巨大成就,倚重的正是“制造业兴国”的发展战略。而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劳动力红利”。随着劳动者对收入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导致“劳动力红利”对低端制造业创造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进而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投资者远离了制造业,远离了实体经济。
让投资者与资金渐渐远离制造业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土地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下降。因为,让低端制造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环境资源,随着耕地的大量被占用、环境的过度破坏,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制造业尤其低端制造业逐渐失去了生存能力和生长空间。于是,投资者和资金不得不选择进入其他领域和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