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邓聿文:控制北京人口需从改变非均衡发展战略着手
2010-08-26 15:48:4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757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万人。尽管这一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此前公布的1972万人少200多万,但依然突破了“十一五”规划末所要求的1625万常住人口的控制目标。上述两个数据不管哪个更准确些,北京的人口总量接近或突破了其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已是不争的事实。
  
  北京是一个资源高度短缺的都市,98%的能源依赖外界供应。别的不说,仅人们不可或缺的水,对北京的发展就是一大制约。所以,要避免灾难性结果的出现,必须有前瞻性的对策。这就需要我们找出北京人口超常增长的真正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在其人口总量的扩张中,共制定了三个人口规划,分别是1983、1993和2005年的人口规划。1983年的人口规划提出200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但到1986年,全市总人口就增至1000万,比规划年限提早将近15年;1993年的规划提出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250万人,但到2003年,全市实际常住人口达到1456万人,提前7年实现目标;2005年的人口规划如果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统计,也提前10年达到。
  
  北京人口规划的屡屡被突破,自然有规划本身的不科学性因素在。例如,前两次规划因缺乏指导性,使城市建设超越规划范围而出现了无序蔓延的状况。规划的不科学还表现在,对北京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思路不清晰。北京是首都,首都应该有首都特有的功能,北京应该着重在这特有的功能上下工夫。但实际上,北京的功能定位和其他大城市没有多少差别,集政治、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科研、国际交流、旅游甚至是现代工业等多重中心于一身。发展是需要人口支撑的。北京追求各方面的发展,哪方面都不想缺,怎能不吸引大量人口流入?
  
  而北京之所以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思路上呈现四面出击之势,根本在于首都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任何国家的首都相对于其他城市处于特殊地位,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问题在于,北京不只是一般的特,而是非常之特。表现在:北京可以借助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使自己变成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全国的人才、资源源源不断地吸引过来。这是任何其他城市都不可能办到的。
  
  有了国家特殊政策的保护,北京自然野心勃勃,哪个方面都想露上一手,而且只要北京想办的,也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例如,国家并没有赋予北京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但是,几乎各大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北京。
  
  北京的这种优势,当然是由其首都的地位所决定的,但如从全国来说,它也是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
  
  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中国那么大,贫困人口又多,各地发展水平不一,要想在改革初期把有限的财力撒芝麻一样全面铺开,那谁也富裕不了。因此,只有通过“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贫困地区,实现共同富裕。
  
  虽然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其必然性,也契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但这一发展战略也带来了不少弊端,区域发展差距扩大、贫富悬殊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要控制北京的人口过快增长,不是像一些人曾建议的那样,政府采用行政的、经济的(如提高生活成本等来限制外来人口流入)手段,这种控制人口的方式本质上是一种计划经济的思想,与市场经济要求人口更加自由地迁徙和流动的历史趋势是不相符的,而且事实上也办不到。
  
  必须另辟蹊径。从上述分析来看,笔者以为可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北京作为首都来讲,必须准确定位其功能,不能什么都发展;二是从全国来说,必须调整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全面均衡发展战略转移。后者通过打破长期存在的区域“行政壁垒”,使各种资源流动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经济发展向立足内需转型提供前提和保障。落实到北京,就是把首都的非中枢管理功能分散给周边其他城市,真正形成京津冀大城市带。
  
  改革开放到现在,以均衡发展战略所体现的共同富裕应该提上政策议程了,这是解决北京人口爆炸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一财经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