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左小蕾:外储新布局彰显人民币国际化方略
2010-08-26 15:50:3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845


  8月16日,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中国继6月份减持近300亿元美国国债后,7月份再次减持240亿元美国国债。结合7月初,中国购买西班牙欧元国债和增持日元国债的举动。这些操作短期有利于外汇资产的保值,中长期有利于推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机制的形成,配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制的推进,有步骤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中国这轮多元化国债新布局,是在国际货币新格局下保值的战略性选择。从外汇保值的角度,储备货币的单一化的汇率风险最大。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恢复态势明显分化,国际主要储备货币中不存在绝对强势货币。我们注意到2008年以来欧元兑美元的汇率,受各自经济和金融形势影响频繁变化。基本上不存在过去美元单边强势的情况,也没出现过去单边升值或贬值的年度变化的相对长期的周期性态势,相互变化出现季度甚至月度变化的短期高频率转化。如果继续高比例持有美元,外汇资产保值管理的挑战非常大。如果对各外汇币种的持有比例做出合理调整,外汇资产价值随着各货币之间汇率的相对变化自动调整,保持外汇资金账面总体的基本稳定。
  
  从流动性角度看,美元国债是全球投资者购买,流动性是最好的。而一旦外国投资资金因为短期内美国经济的疲软,中长期美国双赤字经济的基础不稳定而信心动摇,风险偏好发生变化,美国国债的安全性会受到挑战,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欧元债主要由欧元区银行持有,除了一些小国以外,欧债的流动性也是比较好的。今年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多个国家的主权债评级下调,流动性受到影响。但是7500亿元拯救方案担保了三年内主要问题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基本得到释放,给了欧洲经济调整的时间。7月初有中国参与的西班牙的国债发行,被成功超额认购,显示市场信心的恢复。只要欧元仍然基本稳定,欧元主权债的流动性也会恢复。日本国债主要由国内机构持有,流动性相对较差。但是因为日本储蓄很高,相对国债的安全性比较高。特别是近期日元升值,中国在此期间增持日元国债显然有短期增值效果。
  
  中国着手改变外汇储备各币种的比重,对于真正意义上的一揽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形成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2005年以来的汇改,实际上仍然挂钩美元并未真正实现一揽子货币的形成机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元在一揽子货币中的比重太大。美国一直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市场的进出口都是美元结算,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也是美元交易,所以美元在一揽子货币中的比重最高的时候可能达到90%,结果是形式上的一揽子货币,实际上还是美元主导。
  
  现在形势发生变化。欧盟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开始实施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还与多个国家签订了互换协议,为更大范围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做了很好的铺垫。这些都使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揽子货币的有效汇率形成机制的时机逐渐成熟。中国近期买卖不同币种国债的活动,进一步主动地调整一揽子货币中各币种的比重,推进有效汇率机制的形成。特别是购买日元国债的举动。我们与日本的贸易一直都是逆差,虽然进出口贸易达到贸易总额的9%左右,但在外汇资产中,日元比重不会太大。央行增持日元国债,使一揽子货币中日元的比重更接近贸易总量的比例,有利于合理的各币种比例的有效汇率形成。购买西班牙国债除了危机中的援助以外,也增加我们外汇资产中的欧元比重。
  
  有效汇率的逐渐形成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有效汇率的形成过程中也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贸易伙伴可能不断增加人民币持有规模的过程,是人民币国际化渐进得到推进的过程。8月16日,央行发出《允许相关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投资试点》的通知,配套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完善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实际上是在完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
  
  从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角度看,中国新的外汇资产布局是比较智慧的应对措施。中国减持美国国债,但没有转持美国其他的美元资产,渐进部分脱钩美元,可能出乎美国相关方面的预料之外。今年年初,美国国会召开了第一次中国持有美国9千亿国债的听证会。MIT商学院教授,前IMF首席经济学家Simon Johnson在听证会上指出,因为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国就停止在人民币问题上向中国施压是错误的。他认为不用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的威胁,因为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后,只能转持其他美元计价的资产别无选择。不论中国是购买其他美国机构发行的资产,还是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非政府组织发行的资产,或者购买美国股票,都对美国有利。他认为中国威胁出售国债“最多是虚张声势”。
  
  现在中国重启汇率机制的改革,采取了不同于上次对美元单边升值后仍然挂钩美元的做法,而是合理调整储备货币比重的比例,减持美元计价资产,增加非美元计价资产,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揽子货币形成机制,逐渐摆脱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纠缠和人民币汇率的“被操纵”的尴尬。我们相信中国渐进出售美国国债,并非想威胁美国,而是要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汇率机制的改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