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之影响 |
2010-08-26 15:54:4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734
|
|
美国《纽约时报》8月15日发表题为《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的文章,以下为文章内容摘编: 根据今天上午公布的政府数据,经过30年惊人的增长,中国在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说:“这具有重大意义。它再次证实了这个十年的大部分时候的情况:中国已经在经济上超过日本。对于中国所在区域的每个国家来说,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而非美国或日本。” 但是分析人士说,日本经济已经成熟,其人口正迅速老化,而中国正经历城市化的阵痛,远未达到发达程度,这意味着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要比日本低得多,发展余地也大得多。仅仅5年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约2.3万亿美元,大约是日本的一半。 中国的人均收入更接近阿尔及利亚、萨尔瓦多和阿尔巴尼亚等穷国,大约为360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收入约为4.6万美元。 然而,中国凭借贸易方面越来越大的优势、巨额的外汇储备和持有美国政府国债,以及对石油、煤炭、铁矿石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渴求,已经开始改变世界经济的运转方式。 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力量。其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并开始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中国事务主管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他们正对全球经济施加很多影响,并在亚洲成为主导力量,这对一个人均收入很低的经济体来说是不同寻常的。” 今年,虽然增速已开始放缓,但据预测,中国经济的增速仍将达到10%左右。 瑞士银行驻北京的经济学家汪涛说:“这仅仅是开始。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还有很多增长的余地。” 美媒:中国向世界经济领袖进发,势头不可阻挡 中新网8月17日电 日本政府16日首次公开承认,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已经被中国超越。这就意味着,日本将保持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位置让给了中国。 对此,美国《纽约时报》撰文,题为:中国向世界经济领袖进发,势头不可阻挡。 文章称,在2020年,中国经济将步入第5个十年,外贸盈余此时在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中的作用将远远不如稳步增长的国内需求。 国内劳动力获得的报酬将大幅增加,收入差距扩大所引发的社会热度已明显冷却,居民购买力大幅上升。而人民币此时表现出的强势令这一趋势更为稳固。 抛开对房地产泡沫和不良贷款记录增加的忧虑,忘记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投资者上周所表现出对中国经济7月放缓的利空反应之后,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的未来抱以乐观的预期。 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 加诺特是众多对中国经济持乐观预期的学者之一。他们普遍相信,中国经济将走入一个高质量的增长阶段,而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更多利润将成为历史。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居民的实际收入和工资收入将会大幅和持续增长,这是十分关键的。现实看来,虽然居民收入增幅显著,但是企业利润和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却上升的更快,这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个人收入增长的空间。 加诺特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收入分配不均趋势的加剧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发生逆转。而良性的循环将促使消费增加,储蓄率降低,并大大减轻对外贸的依存度。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李稻葵(音译)称,城市化、内陆经济的发展和对低碳产业的投资将能够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保持年均9%的增长。 他称,中国将实现一段经济增长的“黄金期”。 文章指出,如果李教授的说法得以应验,那么对世界的影响将会极其深远。 两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维韦克 阿罗拉和阿萨纳西奥估算,在过去20年中,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增长中的0.5%与中国密切相关。并且,虽然中国最初的影响力更多的体现在近邻和周边一些国家,但距离的重要性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阿诺特教授认为,对中国和印度这样一些国家来说,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或许意味着比较优势的重大转变,从生产简单手工工具到研制具有复杂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与阿诺特一样,里昂经纪公司投资研究员阿马尔 吉尔也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消费份额只会上升。 自2007年以来,中国消费总值以美元来计算已经超越美国同期,但中国居民消费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在主要经济体中所占比例最低,吉尔称,这将是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 他估计,如果中国的GDP以年均8%-9%的速率增长,那么实际的消费增长速度将在9%至9.5%之间。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看到,他们可以允许将更多份额的国内生产总值转移到消费者头上,并通过汇率调整增加居民的购买力。 在人民币缓慢升值的情况下,中国赶超美国成世界最大经济的时间将在2029年,但如果汇率上升加快,那么这一时间将提前到2023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