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朝官方分别证实金正日访华消息
2010-09-02 09:44:5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92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和朝鲜官方媒体均正式报道了朝鲜最高统治者金正日近日访华的消息。
  
  中国新华社等主要官方媒体首次高调报道了金正日近日的访华行程,并报道了8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金正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会面的一些情况及大幅照片。
  
  报道称,金正日一行8月26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了非正式访问,并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一些城市参观。
  
  中方媒体报道还说,胡锦涛在会晤中提出了加强两党两国间关系的三点建议:继续保持高层交往,推进经贸合作和加强战略沟通。
  
  朝鲜官方媒体报道在证实金正日已回到平壤消息之后同时称,金正日在访华期间与胡锦涛举行了“诚挚”的会晤。
  
  朝鲜劳动新闻报道称,金正日呼吁朝中友谊能够“代代相传”。
  
  有分析人士指出,现年68岁的金正日平时很少离开朝鲜,今年却已罕见地两次访华,一方面可能是更多地向中国讨要援助,而另一方面也很可能与朝鲜政权交接班有关系。
  
  中朝双方官方媒体均未提到金正日小儿子金正银随父亲访华。
  
  但专家指出,有多方消息称金正日访华带着被传已经内定为接班人的小儿子金正银。这有为金家王朝权力交接做准备的意味。
  
  一些朝鲜问题国际专家指出,朝鲜劳动党即将在9月破例召开最高层会议,很可能就是为正式确定金正银继位身份的。
  
  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中还指责“外来势力”向朝鲜施加压力,目的是“给中国制造麻烦”。
  
  近来,由韩国指责朝鲜击沉天安舰而引发的国际纠纷已经造成整个亚太局势的紧张和美中在亚洲矛盾的尖锐化。
  
  美国之音:中国放松外汇管制动机何在?
  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星期五(8月27日)表示,将在部分省市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分析认为,当局此举是在松动外汇管控方面迈出的一步,有利于减缓外汇储备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
  
  外汇管理局说,它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北京、广东(含深圳)、山东(含青岛)、和江苏四个省市开展这项试点,试点期限一年。
  
  外汇管理局在其新闻稿中说,试点收入存放是“完善现行贸易外汇收支管理的有益探索”。该局表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丰富国际收支调节手段,此外还可以便利境内企业的资金运作。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今年第二季度增加了大约811亿美元,其中大多数用于购买美国政府债券;虽然中国已经增加了日本和韩国的国债购买量,但是中国找不到几个足以容纳中国外汇的市场。同时,该分析认为,中国央行用于购买外汇所印的人民币也会加大通胀压力。
  
  中国媒体援引各方分析的意见说,这个步骤可以让企业将出口收入存在国外,因而减轻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压力,也就是说会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其他的好处包括,出口企业因此避免了回流境内的手续,可以用出口收入购买设备等。
  
  不过也有分析批评说,中国当局这样做,难以掩盖其“重商主义”政策。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商学院教授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说,中国积累起的巨额外汇储备源自于它的货币操纵策略,而中国采取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其实是为了分散因人民币未来升值而形成的外汇资产贬值风险。
  
  美国智囊机构大西洋理事会的中国经济问题学者盖保德(Albert Keidel)则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说,许多国家的外汇攥在私人机构和个人手中,因此不被视作外汇储备。他认为中国的这个举动虽然微小,但是毕竟在往外汇私有化或者公司化方向走。
  
  一些分析者指出,中国在资本项目方面的改革动作过慢,例如个人和家庭在兑换和使用外汇方面仍然管得太死。但是,盖保德为中国当局的策略辩护说,在其监管机构到位前过快开放资本项目会导致金融危机。
  
  中国在这方面的改革因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而放慢,但近几个月它在这方面的动作看起来有所加快。这些措施包括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及允许部分外国银行投资国内银行间债市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