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改革进程中的困局与破局 |
2010-09-10 10:07:48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20
|
|
近年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发展是在GDP主义指导下,以国家经济和金融部门来发动的“开放式的经济动员”而取得的。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利益驱动的发展,依靠的是官员和企业家的逐利本能。中国目前的局势是不改革或者改革不足造成的。没有改革,社会感到无力和无助,继续其各种具有破坏性的抗争或者暴力。这种局势表明,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不改革,没有任何出路。 [10]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发展和稳定一直是中国三个互相关联的政策领域。通过改革而得到发展,通过发展而达致稳定,而稳定本身又反过来有助于再改革和再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但近年来中国总体局势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表明这三者之间似乎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即改革停滞不前,发展速度加快,社会则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而社会的不稳定则反过来制约着改革和发展。 从改革而言,方方面面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或者既得利益的强大阻力。经济改革开始得最早,无论是1980年代还是1990年代,方向很明确,那就是市场经济。当时的改革力度也不小,尤其在1990年代,政府出台了“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成效显着。国有企业得以重组成为大型的企业集团,意在加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以民营化为主题的“放小”政策,则大大强化了中国非国有部门的力量。此外,中国也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接轨。内部的改革和外部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莫大的动力。在很长时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就是前面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的“红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