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继伟:以城市化应对金融危机 |
2009-05-11 11:24:3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楼继伟 阅读次数:1095
|
|
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后而来的世界经济衰退的寒潮,这个寒潮是全球性的,对我们冲击尤其大,因为我们的问题是美国问题的镜像,它的超消费就是我们的超投资,它超过本国持续发展水平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产能,美国和我国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不可持续的,酝酿着危机。现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两国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以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危机创造改革,13年的改革是危机创造的、18的财政政策和随后的一系列改革也是危机创造的。现在是危机的爆发,我们应该调整政策和思路,推进改革。 说到政策和改革,和18年的情况做一番比较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我们现在的经济环境,和18年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18年的时候,外部需求很强劲,全球经济只有局部地区出了问题,虽然对我们有一定冲击,但也给我们的对外供给增加了空间。第二,18年没有产能过剩,而我们现在产能过剩,那时候大约一亿吨钢的产能,现在六亿吨钢。第三,商业周期阶段不同。1年下半年经济就呈下滑趋势,下一轮的调整就应该提升经济,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是2008年上半年经济过热,随后经济骤然降温。就财政政策来说,一是18年财政政策的空间比现在大得多;二是18年投资的重点是经济类基础设施,乘数效应大,而现在我们要关注的是比较薄弱的民生类基础设施,乘数效应不大;三是18年因为外部需求强劲,因此提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效果显著,而现在因外部需求疲软,出口退税推动不了多少出口;四是因为18年并没有产能过剩,所以连续三次提高公务员工资,社会工资也涨了一倍左右,在不影响就业增长的情况下较好地带动了社会消费水平的上升,但现在因为产能过剩和外部需求缺乏,涨工资就会影响就业,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就不强。除了财政政策外,18年之后的几年还推出了三项重要的改革,为启动社会需求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房改启动了房地产市场;加入WTO,增加了出口,当然其背景是旺盛的外部需求;强有力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带动了投资和外资的进入。总的来说,18年的政策是启动社会需求,而不是替代社会需求。而启动社会需求的动力,除了财政政策,更重要的是体制改革和开放。 从上面的比较可以看到,在这次危机中,财政政策虽然力度很大,但效果空间会比18年小得多,但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其实在我看来,能够启动社会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力量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会带来大量的市政、交通和住房投资,还可以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 在城市化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需要克服巨大的障碍和思想认识。第一是解除劳动力流动障碍和就业障碍,除了户籍制度外,现在有些法律法规也是最大的障碍之一;要为农民留在城市提供便利,比如说廉租房农民工也可以租。第二是社会保障,现在应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由于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医疗管理要引入更多的属地因素。医疗保险应是中央和各省市合作管理,但簿记要中央化。这样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就业转移。第三是土地利用和农业产能的保持。在城市规划方面,应该大城市、卫星城市连片规划。在土地利用上要灵活,要看到最重要的是应该允许不同地方置换或调剂土地。管理得好,耕地红线是可以保住的,或者耕地略有减少,但农业产能反而可以提高。分兵把口死守红线的办法反而不利于利用土地的产能。比如说北京市规划要用一万亩土地,就可以通过在吉林开发一万亩农业用地的方式来获得;允许那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卖掉土地使用权,让农用地真正流转起来。我认为,应该让农民富起来,如果一户农民家庭一百亩地的收入能超过或等于城市中等收入水平,18亿亩,就是1800万户,一户农民家庭有五六个人,比城市家庭的人口多一点,这样就是一亿多农民,按1.3亿人算,农业人口占全国的10%。如果分阶段的话,一户五十亩地,就是2.6亿农业人口,占20%。如果像有些农业专家提的那样,让每个农民找一份临时性的工作干几年,乡下一块地作保险,永远也不可能有现代化。生产的现代化靠技术创新及管理能力和职工技能的提高,后两者实际更重要。临时性工作缺失“主人翁”精神,极大地阻碍了后两项最重要的要素能力的提高。 再简单说一下税收问题,现在是推行个人所得税转型的好时机,现在大家讨论得比较多的是起征点要从2000元提高到5000元或者8000元,我认为这没有多大的作用,应该用一年时间准备转成综合所得税,加三项扣除:赡养扣除、抚养教育扣除以及购房按揭的利息扣除,这都是指向消费的,而且是公平的,根据不同人,有的可能抵扣掉6000元,有的可能抵扣到两三千元。当然,这样的改革需要修订税收征管法律和税收队伍的能力建设。另外就是物业税,一定要把城镇发展的土地使用和建设阶段上的征税降下来,在保有阶段适当征税。增值税改革也应该扩大范围。通过这些税收改革,把我们国家的税制转变成稳定、可持续性的现代税制,能够适合城乡一体化的健康的新经济结构。 能够启动社会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最重要力量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不仅会带来大量的市政、交通和住房投资,还可以创造巨大的消费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