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如何看待4月PMI反弹 |
2009-05-11 11:27:5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鲁政委 阅读次数:906
|
|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4月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继续反弹至53.5,较3月的42.4上升1.1,为2008年12月以来连续5个月反弹,创近12个月新高。
笔者认为,是季节因素助推反弹,但幅度略弱于往年均值。除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继续显效之外,季节性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推动因素。因为根据我们的观察,在目前已经公布的PMI指数中,除2005年外,其他各年4月份指数都比3月份高,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规律。
而我们注意到,生产量指数反弹不显著,暗示4月工业生产仍不乐观。4月PMI指数分项指标所显示:4月PMI扩散指数生产量反弹的力度并不显著。历史经验显示,除2005年外,4月生产量指数均较3月大幅上升,今年4月较3月仅上升0.5,反弹幅度远小于历年均值2.9。这暗示,4月份工业生产形势并不乐观。
同时我们看到,新订单对PMI指数继续上行贡献度超五成。4月扩散指数中从业人员、新订单的反弹较显著,新订单4月反弹幅度为2.0,远高于历年均值1.9。从业人员反弹幅度为1.7,远高于历年均值-0.2。进一步的测算显示,本月新订单指数的上升,在PMI指数相对上月1.1个百分点的上升中,拉动了0.6,即贡献率高达54.5%。事实上,我们根据五个扩散指数权重计算出去年12月PMI指数反弹以来,各扩散指数在反弹幅度中的拉动情况之后发现,从去年12月以来,新订单指数的强劲反弹一直是推动PMI指数上行的最主要拉动因素,4月份继续延续了这种态势。
通过考察可以发现,扩张性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通过就业与产量数据人们容易产生疑问:企业预期转向乐观信号了?
根据笔者的测算结果,自去年12月PMI指数首次出现反弹以来,生产量指标的上升也一直是一个重要因素,并最终带来了2009年2~3月份从业人员指数的连续反弹。但是,这种态势在本月并未能够继续,在从业人员指数延续了前两个月扩张态势的同时,生产指数的反弹力度却大幅减弱。从业人员增加通常是生产扩张的结果,但4月出现的这种从业人员较快增加但生产量却仅微幅扩张,似乎令人费解。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似乎应该是,企业对未来生产前景预期已逐步转向乐观,并开始为预期将要进行的生产规模扩大储备劳动力。是否果真如此,尚需继续跟踪观察。
而从需求类分项指标的一致反弹,显示扩张性政策拉动产生效果。积压订单数较3月反弹0.1,显著高于同期历史均值-1.1;采购量的反弹幅度为2.2,高于同期历史均值1.3;进口指数较3月上升1.2,历年3月历史均值仅为-0.7,而3月的反弹幅度亦创同期反弹幅度的新高。经济反向指标产成品库存下降1.9个百分点(反向指标下降说明经济扩张),降幅接近历史最低值-2.0。这些指示需求的指标一致说明政府前期的扩张性政策的拉动效应已开始显现。我们前期的研究表明:采购量、产成品库存与新订单对下一季度GDP的先行性较好,据此我们判断二季度GDP环比将出现较强劲反弹。
而考虑节日因素的影响及新订单、从业人员指数反弹力度的逐渐减弱,笔者判断,5月PMI继续回升的可能性不大。
从节日因素看,在节假日较多的5月和10月,历年PMI指数均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虽然今年5月节假日相对往年5月少了3天,但由于今年5月前有劳动节和后有端午节,5月工作日仍较4月减少一天,由于PMI指数是环比概念,今年5月PMI指数可能回调,但下降的幅度较小,会显著小于往年。
主要贡献指标反弹幅度可能逐月缩小。分析表明,今年以来,PMI指数的反弹主要是由新订单、从业人员、生产量指标反弹带动的,随着天气的回暖,生产进入正常阶段,这三个指标的反弹力度都可能逐月缩小。我们预计新订单、从业人员指标在5 月的反弹幅度会进一步的减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