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日本新华侨报:日中友好团体有必要继续存在
2010-09-19 15:21:27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07


  文章摘编如下:
  
  
  在日本社会里面,有七个著名的日中友好团体。而这些团体里面“理事长”级别的实权人物更是不可忽视的。日前,记者在日中友好协会采访了该会理事长村冈久平先生。
  
  《日本新华侨报》:众所周知,日中友好协会在中日两国没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时候做出了重大贡献。那么,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以后,日中友好协会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呢?
  
  村冈久平:中国现在常常说一句话,叫做“与时俱进”。是的,在中日关系正常化以后,日中友好协会的立场、宗旨和办事方法也是发生变化了的。
  
  在我看来,中日两国的经济交流也好,政治交流也好,就像人体中的动脉,而我们民间团体推助的体育交流、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就好似人体中的静脉。中日恢复邦交与以后,我们常常考虑要保持静脉与动脉的平衡关系。仅仅依靠经济交流、政治交流——这样的动脉血管,人体是不能正常运转的。
  
  我们希望中日两国的关系在动脉血管上的交流,也就是政治和经济的交流能保持畅通的关系。然后我们这些民间的交流就像静脉血管一样也保持畅通的关系。这样中日两国的关系就能友好发展下去。应该说,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转变。
  
  在欧洲,人们根本就不认识汉字。而日本和中国相互看到汉字,多多少少能猜出其中的意见。另外,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使用筷子。所以众所周知,日本的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也就是说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基础。
  
  现在,我们日中友好协会的支部遍布全日本,比如说东京都有东京都的协会,东京都下面有各个区的协会。正式会员在全国大概有3.3万人左右。像日中友好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恐怕是全世界都难以找到的。
  
  《日本新华侨报》:日中友好协会成立之初,日本应该还是华侨华人不多的。现在,在日本社会里面,中国人已经成为外国人的第一大族群,日中友好协会怎样与华侨华人互动呢?
  
  村冈久平:当年,日中友好协会成立的时候,曾经邀请过一位名叫陈焜旺的中国人,他现在是日本华侨华人联合总会的名誉会长,今年已经88岁了。那时,他还是一名留学生。
  
  我们也了解到,现在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在日华人希望能够加入我们这个组织,为中日友好做出贡献。前段时间,我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遇见了一些到日本投资设立公司的法人代表,他们也提出希望加入日中友好协会。我们也正在考虑吸收新华侨华人和在日华人企业参加协会的工作,彼此之间形成一个协力合作的关系,大家共同推进中日友好。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包括日中友好协会在内的七大中日友好团体都是与在日华人华侨的四大团体一起行动,大家一起交流、商议中日友好关系的未来。这就是我们协会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日本新华侨报》:在日本国民中间有各种各样对中国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日中友好协会是怎么对应的呢?
  
  村冈久平:我们所做的民间活动包括贸易活动,都是要改善日本国民的感情,改变日本国民对中国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的感情和看法。
  
  《日本新华侨报》: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将近40年,在这40年中间,各个友好团体做了很多贡献。但是也有人说日中友好团体已经不需要了。那么,理事长您认为在今后的岁月中,日中友好团体还有继续存在的必要吗? 
  
  村冈久平:我认为中日关系是一个不寻常的两国关系。如果有人说我们这个协会已经没有必要存在了,我们也不会去跟他发生口角,但我们为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发展,会坚持下去的。我觉得我们日中友好协会有比没有要好!
  
  至今,我还记得日本相扑第一次到中国是在周恩来总理支持下实现的,是在落成不久的首都体育馆举行表演。就是因为有了像周恩来总理这样热心的、细致的维护中日友好关系的人,中日友好关系才会有速度的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