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刚刚过去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最黯淡时刻,政府采取了迅速而大胆的行动以减轻这场危机给经济造成的恶劣影响,从而成为危机期间为数不多的几个亮点之一。然而,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已经给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比如,如何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比如如何平衡政策的利与弊等等。
如何面对挑战?中央政府领导人的结论是,必须对经济决策施以更细化和更有区别的控制。比如,加强银行监管,增加放贷汇报次数,增强对流向房市贷款份额的控制。毫无疑问,他们也准备对那些可能拒不服从中央指令的地方政府实施强制措施。事实上,这是中国领导人从成功应对这场危机中吸取的主要经验。温家宝总理透过2010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达了中央领导层对从这场经济危机中吸取的经验的看法:市场的微观经济优势必须同宏观调控优势结合起来。温家宝总理说:“这些优势是高效决策、强有力的组织和办大事所需的权力集中。”温总理的表述表明官方语调发生了细微但重大的变化。中国政府正铺设一条未来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一个强大和干预性的政府将引领经济增长。
在所有国家,经济危机都大大增加了政府在经济方面扮演的角色。在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角色的加强招致强烈反应。这种反应是基于政治目的,旨在击退政府作用的提升。德国、英国和美国的对抗反应比较明显。不管这种反应自身价值几何,都增加了经济风险,因为它表明政府会像减少预算赤字和清算投资一样降低刺激计划的规模。这种对抗反应和中国最高政治领导人从此次危机中所吸取的教训相左。中国政府决定进行更大的干预。从短期来看,这会带来一些益处,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大可能大幅减少刺激政策的实施。放贷步速仍会继续保持缓慢而稳健。在高端政治层面,中国地方政府很有代表性,没有哪个地方政府会围绕大家都倾心的项目而闹政治纷争。中央政府也不乐见城市住房价格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确实,政府很有可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经济适用房活动,保持高水平投入,将中国推进一个公共住房和补贴建设的新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