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联合早报》:中国外交局势呼吁强势外交战线
2010-09-30 15:33:22 来源:新华网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980

  中国近来的外交局势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个巨变的态势,中美关系、中韩关系、中日关系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更表现在与南中国海问题相关的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的变化。美国“重返亚洲”看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外交战线,也在军事战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美关系的些许变化牵动着总体中国外交。

  前几年,中国外交还表现得很顺畅。不管和哪一国交往,见了面都会说两国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但是为什么转眼间就变成这个样子?

  亚洲成地缘政治核心

  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局面呢?其实很简单。一是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二是这个国家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位置。

  就中国来说,其地缘政治的中心很显然是亚洲,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周边数十个国家,如果处理不好周边关系,外交局面就很难稳定。在很多年里,中国很显然没有把地缘政治的中心放在亚洲。在人们看来,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重视远远超越亚洲。尽管提出了睦邻政策,但很少有实质性进展。没有直面现实把亚洲当成地缘政治核心,这就决定了周边要出问题。

  人们更没有看到中国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重合趋势。从前当地缘经济重心不在亚洲的时候,中国外交就不会有很大压力。但是,今天亚洲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中国和日本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再加上迅速崛起的印度,亚洲势必是未来很长历史时期里世界经济的重心,而中国已经成为这个重心的中心。这表明,世界各国都会把其注意力放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对中国来说,如果被置于各国外交的首要位置时,其外交压力会变得非常巨大。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重合,给中国外交带来了巨大压力,而中国在国际权力等级结构中的位置变化,进而给中国外交构成了更直接挑战。中国快速崛起,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在人们的眼中,中国俨然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无论是客观现实还是主观认知,它们造就了三种外在的挑战。

  面临三大外在挑战

  其—就是大国政治的复杂化,主要是中美关系。美国处于最顶端,对中国,其面临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一是要防止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二是要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反映到美国的实际政策中,一方面,美国要时时提防中国,另—方面美国也意识到,“帝国扩张过度必然加速衰落”。美国在动用一切力量和一切方法来巩固已有同盟的同时,也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美国这种互为矛盾的任务,体现在其对中国的种种政策话语中,例如“中国威胁”、“围堵”、“利益攸关方”、“负责任国家”、“领导作用”等等。

  其二是小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小国就其本能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单独面对一个大国,不管这个大国多么有善意。小国或者互相结成联盟来抗衡大国,或者依赖于另外一个大国来抗衡。历史上,中国发展出一套“朝贡体制”来处理周边国家关系。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接受了“主权”、“平等”的概念,但这些并不能改变实际上的等级秩序。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当对周边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体制呢?北美有等级性的美国主导体制,欧洲有平等参与的欧盟,但亚洲还不清楚。中国提出了开放型区域主义,但还没有体现为制度。

  其三,大国处于国际权力结构的顶端,要为世界秩序负责。在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各自维持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国际秩序。苏联垮掉之后,美国承担起维持世界秩序的责任,因此美国被视为世界“警察”。尽管人们并不喜欢美国的这种角龟,但这样一个“警察”被大多数国家视为是必要的。不过,美国的这种世界“警察”能力越来越弱。所以,不管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对中国抱有期望,希望中国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中国尽管也承诺做—个负责任大国,但到现在为止还只停留在中国“和平崛起”方面,即中国不会因为自己的崛起而破坏现存世界秩序。不过,这方面看来远远不够。中国可能不得不重新定义其国际责任,并且发展出其承担和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

  外交系统有待整合

  中国是外向型经济,高度依赖于进口能源来维持经济体的运作。再者,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不管中国内部发生什么,都可以产生具有实质性的外部影响力。今天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任务,已远非任何一个职能部门(例如外交部、商务部和国家安全部门等)所能胜任的,而是要提高到更高的政治层面。上世纪90年代也曾经有设立类似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想,但无果而终。

  事实上也如此。中国外交政策非常分散。各方面缺少协调有几个后果。首先是外交话语和国际观的缺失。各方面各说自己的话,追求各自的利益。最高层领导面对的,必然是没有经过任何整合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其次是外交资源的不整合。第一种状况必然导致外交资源的不整合。中国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增加,军事系统的、经济系统的和外交系统的,但整合性外交力量则在下降。第三,这种不整合性,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线很容易被外部力量各个击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