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金融时报》:理性看待粮食安全
2010-09-30 15:34:41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82

  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粮食安全定义是“粮食安全是一种状态,任何人、任何时候对充足、安全、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具有食物、社会和经济上的获取机会,以满足他们活跃和健康生活食用的需要和偏好”。按照这个定义,中国的确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是高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盲目追求自给自足,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对于中国城镇人口来说,每人年平均消费大概在11242元,而花在粮食上的钱为328元。农村人口每人年平均粮食消费为1600元,而农村每年总人均消费为3660元,粮食消费占了总消费的44%。按照粮食安全的国际定义,中国农村人口显然还没有达到“粮食安全的状态”。

  既然粮食不够吃,就得从国外进口。但一提到粮食进口,很多人马上就绷紧了弦,觉得我们的粮食安全出问题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认为,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如果不能自给自足,出口国家就会用粮食做筹码制衡进口国。如果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在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达到60%的今天,还谈这个问题就未免有点不切实际了。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都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往来。如果中国完全取消与别国的贸易往来,中国的GDP恐怕要倒退90%,大量工人下岗,这恐怕才是安全问题。

  另外,有人认为如果进口粮食,国内粮价会随着国际粮价的波动而变化,这也是对粮食安全的威胁,其实不尽然。以小麦价格为例,因为极度短缺,2006年到2008年,小麦国际市场价格涨了3倍。假设中国所有小麦都进口,国际价格的上涨导致城镇人口每人每年多花600元买粮食,农村人口每人每年多花1500元买粮食。对于城镇人口来说,在11242元的消费中再多加600元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对农村人口来说,增加的支出却成了负担,如果城镇人口为农村人口负担这多出的1500元,城镇人口的年收入会减少12%左右,也不会牵涉到“生死存亡”。

  如果单靠自给自足,政府控制粮食价格当然可以,但是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是死胡同。为保障自给自足,国内粮、油、棉的价格就要比国际市场价格高很多,受害者是谁呢?当然是农村人口。另外,为了自给自足就要人为压低农民的收入,这更是雪上加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