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必须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7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国内一些企业却在投机取巧,或者滥竽充数,如此下去不加以有效遏制,那么可能出现很多“伪高新”,以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这些情况或现象主要有:
1、争先上国内创业板。创业板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应该是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然而现在创业板出现两个奇怪现象:一是上市公司优劣不分,有些是包装上市,没有科技含量,纯粹是为了圈钱;二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个人获取丰厚回报后大量辞职。既然是高新企业,是属于国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不是耐人寻味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