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大部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特点与成效 |
2010-10-25 17:10:3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28
|
|
顺德的大部制改革不是简单把政府部门裁剪的“物理反应”,而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按照大部门制的本质要求进行创新,用“化学反应”将职能相近的部门合并,使其减少管理层级,审批手续,使其发挥更大效益。从改革的设计思路来看,最后减少了多少部门,不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行政效率有没有提高,执行力有没有增强,为市民服务的水平有没有进步,这才是评价标准。 [10] 顺德实施大部制的背景情况和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一直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在这块有强烈改革意识的土地上,曾经创造了誉满天下的“顺德模式”。如今,又创造了被媒体称之为“石破天惊”、“最大胆”的大部制“顺德经验”。1992年、1999年,顺德先后被确定为广东省综合改革试验县、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在1992年机构改革中,顺德就对党政机构实施“撤、并、建”的“手术”,将机构精简了1/2,实际上这已经是大部制改革。进入新世纪,我国传统的发展模式遇到挑战,顺德也面临着体制上的掣肘。2008年11月,在新一轮深化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启动之时,顺德被列为广东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地区,又一次站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2009年6月和8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两次听取顺德机构改革方案的汇报。他指出,顺德机构改革代表县级城市,深圳则代表大城市,“如果搞成功了,对广东省下一步的改革有推动,对全国都有意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