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近出台的水泥新政大幅提升了行业准入门槛,为遏制行业产能过剩再添利器.业界人士表示,此举有望缓解水泥行业发展的桎梏,有效改善行业基本面;而由此导致的行业兼并重组将使大公司成为最大受益主体,未来水泥价格亦继续看好.
工信部发文,要求投资水泥(熟料)新、改、扩、迁建项目自有资本金的比例不得低于项目总投资的35%,部分省份原则上应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产能,旨在抑制水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促进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这个文件发得有些晚了,以前水泥行业技术资金门槛低,吸引很多行业外的资金投入,甚至一些民营企业边借款边建设,装备水平、资源和环保方面都不达标,这造成很多地方混乱.\"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称.
他并表示,水泥市场已从高成长期发展逐步转向平稳发展时期,在高成长期发展起来的水泥产能必然过剩,且部分地区过剩比较厉害.因此,\"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的重点就是要鼓励企业并购重组等政策吸收过剩产能.
发改委今年4月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共有水泥产能20.2亿吨,其中落后水泥产能约3.9亿吨.与此同时,新建水泥项目数量却依然巨大,将加重本已失衡的产业布局。
实际上,早在2009年初,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初稿就已上报有关部委,以应对水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时至去年9月,中国出台38号文有关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文件,令水泥行业大规模生产线建设得以紧急刹车.
业界并预期,除了准入门槛之外,政府估计还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水泥行业政策,包括促进节能减排以及鼓励兼并重组等,水泥行业基本面将不断改善,其中大公司将受益最大.不过,亦要警惕抑制新增产能的政令执行不到位,以及部分区域内产能过剩严重等现象.
需求旺盛和限电因素令近期中国国内水泥价格一涨再涨,部分地区甚至创下历史新高.莫尼塔水泥行业调研组最新调研称,北京、河北部分地区(唐山)以及山东部分地区新推出了限电政策,南方区域的旺盛需求对水泥价格形成持续支撑,尽管限电力度已经大幅削减,但价格仍维持在高位.
除了准入门槛提高令行业基本面获有效改善外,业界普遍认为,由于目前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已经较高,后期兼并重组的产能整合模式将唱主角,这将使得资产状况比较好的大公司收益明显.
此次新政规定,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超过人均900公斤的省份,原则上停止核准新建扩大水泥(熟料)产能生产线项目,新建项目亦须严格按照\"等量或减量淘汰\"的原则执行.实际上,目前绝大部分省份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上述幅度,因此除了一些落后产能较多的地区还可能新建生产线进行\"等量淘汰\"外,水泥行业能够新增的产能已经非常有限.
\"水泥准入门槛大幅提高后,今后水泥行业集中度也会加速上升,而随着集中度提高,价格话语权会落到大企业手里.\"华泰证券分析师称,大企业的收益亦会更加明显.
目前,中国水泥行业前五位的集中度约为15%,与国外成熟市场的集中度比例而言仍有相当差距.业内人士亦认为,随着集中度越来越高,水泥价格会不断上升,且其涨幅会远远超过煤电等成本的上涨幅度,考虑到国内外目前水泥价格的较大差距,国内水泥价格上涨将是个确定的趋势.
尤其是华东,华南地区,其水泥市场比较饱和成熟,最近几年对新增产能的抑制亦最为有效,未来这些地区的价格提升可能最为明显.而落后产能相对较多的西南和西北市场则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有分析指出,未来水泥行业会是一个很赚钱的行业,毛利率可能维持在40%以上,这在工业领域是很少见的.对于水泥股的估值,他们认为,虽然目前A股水泥股的估值比较低,但由于水泥行业的收益向好,将强烈支撑水泥股的股价,尤其是大型水泥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