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官方解读 >> 文章页
财政部:社会办医可享受优惠政策
2010-12-24 17:09:01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03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执业、监管和发展四个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措施。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投入,继续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力量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社会办医可享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意见》提出在税收管理、政府投入、机构准入、性质变更和退出等方面,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均可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第一,在税收管理方面,《意见》要求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税收政策。
  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可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同样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对其按照国家规定价格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各项税收。二是对其取得的非医疗服务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部分,经税务部门审核批准可抵扣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其余额征收企业所得税。三是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四是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五是鼓励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进行捐赠,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对社会资本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一是免征营业税。二是在3年内,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三是在3年内,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另外,在机构准入方面,《意见》要求税务等部门按照其经营目的,明确经营性质,依法进行登记,执行相关政策,分类进行管理。
  在机构性质变更和退出方面,《意见》规定:社会资本举办的营利性医疗机构转换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依法办理变更手续后按规定分别执行国家有关价格和税收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如发生产权变更,对已举办较长年限的,允许收回相关投资;非公立医疗机构如发生停业或破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在政府投入方面,《意见》鼓励各级政府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一是鼓励各级政府采取招标采购等具体办法,选择由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承担政府下达的支农、支边、对口支援等任务,并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适当补助。二是在遇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疫情等危急情况时,非公立医疗机构要执行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政府按照规定予以补偿。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及人员培养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给予积极的扶持。
  财税当好“杠杆”也要做好监督
  这位负责人说,《意见》对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是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经济杠杆作用。《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也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在房屋建设、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给予支持,有利于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逐步改善其自身发展能力,增强其在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力。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切实为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创造宽松的财税环境。
  二是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大力推行购买服务。《意见》提出,要鼓励各级政府购买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这就意味着政府必须不断加大需方补助力度,通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和各项医疗保障基金,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公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使公私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竞争提供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服务进而获得相应的补偿,从而为公私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
  三是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意见》提出,非公立医疗机构应当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下一步,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财务会计制度,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规范财务管理,便于政府、投资人及社会加强监督。
  四是大力加强监督管理。《意见》提出,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经营行为的监管,严禁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收支结余用于分红或变相分红,以确保其非营利性的经营目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审计监督作用,以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持续发展。今后各级财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有关部门,一方面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发展,另一方面依法加强监督检查,规范运营管理。
  新举措注重强基层、建机制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意见》,中央财政近期已经下拨补助资金5.5亿元,专项用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
  一是从“强基层”的角度,安排4.4亿元,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备购置、维修改造和人员培训,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个10万元、乡镇卫生院按每个20万元补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服务能力,方便基层群众就近看病。
  二是从“建机制”的角度安排1.1亿元,支持公立医院与包括社会资本举办在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分工协作机制。
  另外,自2010年起将社会力量举办的三级医院纳入中央财政临床重点学科建设补助范围,非公立医疗机构科研学术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待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