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傅子恒:货币政策“倒逼”可能会重新转为“正逼”
2011-01-28 14:19:47 来源:新京报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108

  年初信贷投放井喷而遇央行流动性紧缩限令,导致银行信贷资源空前紧张,部分银行主动大幅上调贷款利率,有银行业界权威人士透露,部分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高达10%至45%不等。

  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主动上调,正是货币政策紧缩效应扩散的体现;而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此次上调不是央行“人为设定”,而是商业银行的“自主决定”,显示资金面在真实需求膨胀之下阶段性供给紧张。

  按照往年的“惯例”,年初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一般会出现“井喷”,今年仍没有例外。为控制信贷总额、达到货币政策紧缩目标,央行限定商业银行本月放贷不得超出当月信贷额度,正是资金的紧张使得一些商业银行纷纷上浮贷款利率。

  作为货币调控的总量工具之一,贷款利率上调分别对市场不同交易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有资金需求的生产性企业而言,央行流动性的收紧本来就使贷款难度与成本增加,贷款利率的提高更增添了其资金的使用成本,从而可能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而出于赢利的本能,生产成本的增加将促使企业将该成本进行转嫁,结果将是可能推动企业产品与服务的价格涨升,这对通胀的控制是不利的。当然,在存款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增加会因增大利差,而对商业银行业绩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可以部分抵消因放贷规模限制而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由货币紧缩促动的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主动”上调,这一结果与央行收缩流动性目标是一致的;即便央行没有规定利率上调,商业银行也主动上调了利率,商业银行的这一“市场化行为”可能也正是政策面所乐见的。

  同时,商业银行上浮利率时也多进行了针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安排,如有银行就规定了对于一般准入性行业、政策扶持性行业与政策限制性行业,利率上浮比例分别做出了不同的规定,这一符合行业政策结构调整导向的“市场化”行为,更应是政策面所希望看到的。

  而在政策紧缩作用之下,贷款利率“主动”上浮了,存款利率也会紧跟着“主动”上浮吗?目前需要观察的是,物价变动与政策紧缩下一步将向何种方向演化,如果严厉的紧缩性政策与需求作用使市场资金面继续紧张,则不能排除会有商业银行“主动”上调存款利率进行揽储以增强资金供给能力的可能,由此,货币政策的“倒逼”作用可能会减缓央行的“主动”加息行动;如果阶段性资金需求紧张状况很快化解,市场价格上涨冲动依旧难以平复,则政策的“倒逼”可能会重新转为“正逼”,继续朝着进一步收紧的方向演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