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外界普遍预测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但从各地“两会”上陆续公开的地方政府“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看,类似“翻一番”的表述频繁出现,令舆论担心地方政府将启动新一轮投资扩张比赛,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过快过热。
公开信息显示,仅在省级规划之中,就有许多地方制定的“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达到两位数。例如重庆市提出,到2015年地区GDP年均增长保持在12.5%左右,在2010年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安徽省提出,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中部前列。广西、黑龙江等省也有类似“翻一番”目标。
地级、县级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同样宏大。例如珠海提出“十二五”期间GDP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超过2万美元。广东省江门市的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平均增幅15%,这一速度高于广东省8%的目标。援引专家意见称,“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宜保持平稳,但从目前情况看,各地都准备在未来五年里大干一场,这些都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对此提出担忧称,如果经济增长过快,那么稳物价和调结构都可能无法实现,当前中国经济需要“踩剎车”,让经济保持适当的速度,防止过快过热。
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狂热中也有一些例外。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调低了自身“十二五”GDP增长目标。比如深圳市将GDP年均增速从“十一五”的13.5%降到“十二五”的10%。北京和上海也不约而同地弱化GDP增长指针,将增长目标调低至8%。评论认为,这意味着一些发达地区正逐步淡化经济增长速度指针,转而引导各方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
还有评论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形势非常复杂,既要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亦要控通胀、调结构,地方政府对路径的选择和把握非常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