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在即,这是中国政治日程表上的大事,而北京正在谈论改革的问题。其实,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将口头承诺变成现实。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27日宣布,“十二五”规划把年均GDP增长率定为7%。这个目标低于“十一五”规划的7.5%。
数字本身没有反映出来的情绪那么重要。五年规划制定的目标通常都很低,这样政府就可以确保成功。政府可能希望自己制定的7%的新目标能转化为8%到9%的实际增长率。
在温家宝总理宣布上述较低目标的同时,还强调了中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更广泛地分享利益以及严控环境成本的重要性。但是,北京倡导改革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劳动力增长放缓和进一步投资的回报率降低表明,产值增长的余地已经减少。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中国可以开发的外国市场不断减少,而国内需求增速也不够快,无法弥补不足。
尽管如此,中国政府认识到经济增长既要讲速度又要讲质量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一步。目前的问题是,有关改革的言论是否会得到具体行动的支持。
在这方面,迄今为止的纪录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十一五”规划也曾要求恢复增长模式的平衡。5年后,却发生了正好相反的情况:资本形成在GDP中所占份额上升,家庭消费所占份额下降。
北京做出的承诺只有得到各省领导的支持才能履行。但是各省的五年规划(其中一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就已公布)没有显露摆脱投资推动型增长模式的迹象。
7%的宣布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但是把承诺变成现实会像以往任何时候一样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