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卢周来:房地产市场真有可能出现“拐点”
2011-05-18 11:22:4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182

  日前有消息称,银监会可能于5月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并收紧房地产信托业务,以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在信托业蔓延;个人首套房贷也可能将首付提高至五成。国家发改委也透露,在《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实施后,包括实施反暴利法规定在内的一系列规范房地产行业价格行为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到来。

  我认为,上述消息传递了两个关键信息:一是中央对此次房地产调控是要动真格的;二是中央政府未来将更依靠金融与税收等经济性以及垂直性手段来进行调控。

  上述消息也更坚定了我这样一个看法:房地产市场可能真是即将由“滞涨”转向“理性回归”。

  坦率地说,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我个人以前一直并不看好:即使是在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国十条”出台之时,一些最不看好调控的评论人都转变了看法,我却仍然在怀疑调控效果。事实也是如此:房地产市场销售量的确出现了停滞迹象,但一、二线城市房价却不跌反涨。借用经济学中一个名词:就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滞涨”。

  那么,现在我为何认为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理性回归”呢?首先还是要从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分析入手。

  去年年底以来,中央在全国力推保障性住房建设。按计划,今年要完成1000万套,整个“十二五”期间要完成3600万套,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要达到20%左右。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如果分5年入市,每年将入市720万套,几乎相当于2009年以来年销售住房总套数的70%。与此同时,如果按核心家庭成员概算,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将能新容纳1.08亿人口;而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五年内我国城镇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即城镇将新增人口6000万。也就是说,保障性住房能新容纳人口数量也远高于城镇化新增人口数量。因此,如果“十二五”规划中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真能如期完成,这对于逆转房地产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并且,中央政府已将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约束性”硬指标。

  以前房地产调控从来是“软要求”,而此次变成了“硬约束”!温家宝总理更是强调要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

  当然,想维护高利润的开发商肯定会设法应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因供求关系可能出现逆转而导致的房价下滑。其中,通过捂盘减少市场供应就是很厉害的一招。但开发商到底能捂多久,取决于手中有多少流动性。而尽管2009与2010年让他们已赚得钵满盆盈,但越来越收紧的央行货币政策总有让他们扛不住的时候。

  综上所述,我个人这次比较乐观地认为:房地产市场正在起变化,未来半年可能真出现由“滞涨”转向“价格理性回落”的“拐点”。

  退一万步讲,即使此次调控效果仍然有限,房地产价格上升与下降可能性占比各一半,那么,综合上述因素判断,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而下降空间却很大。所以,从投资策略上也最好观望。

  当然,最后照例说一句:如果你真要做投资,以上意见仅供参考,我不负责由此可能造成的损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