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陈宁远:世界需要人民币 人民币更需要世界市场
2011-05-18 11:23: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150

  5月5日中国两家权威财经报纸报道了两条高度相关的消息。其中《上海证券报》报道说,5月4日中日韩三国在越南河内举行了第11届财长会议,会后三国财长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已同意就使用本国货币结算相互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展开可行性研究。与此同时,《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说,根据汇丰银行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预期将首次超越英镑,成为全球贸易企业在未来半年考虑采用的三种主要结算货币之一。而在中国内地预计年内人民币将超越欧元成为贸易企业结算货币的第二选择,仅次于美元。

  这两个消息一个来自政府之间的磋商,一个来自市场的真实交易,但它们表达出了共同的信息,那就是世界经济越来越需要人民币了。这是有直接数据证明的。

  比如直接按照经常项目口径实施的人民币跨境结算,短短两年不到,结算规模的增长速度惊人。4月18日在广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二司司长李波透露,今年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603亿元,已经占到去年业务总量5063亿元的70%。而自2009年7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试点企业已从365家增加到6.7万家。而这种迅速放大的人民币市场结算规模,为中日韩三国率先使用各国本币进行进出口贸易奠定了极其扎实的市场基础。

  但要想以此就得出更为乐观的结论,比如至少在中日韩三国率先形成非美元的货币体系,估计还是憧憬大于现实的。因为人民币还是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它的汇率和利率以管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一种有对外汇兑额度限制,资本项目并非充分开发的货币,如何全方位参与多国组成的区域经济体,说实话是前无古人的。理论上说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资本项目的开放,是不需要先建设一个离岸的市场,然后再做本币的在岸市场开放的(本币在岸市场开放才是该币种形成自由兑换的必要条件)。世界金融史的更为普遍的事实是,先有本币在岸市场的强大和本国参加世界贸易的一体化的强大,才顺理成章有了本币的离岸市场。

  尽管包括跨境结算等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中国香港业已形成了包括证券IPO在内的多品种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市场,但已经开始被广泛使用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中国目前主要管制的就是资本项目,说通俗些就是人民币在境外的自由投资和非贸易的资金往来)的短板,会使得正在受到热烈欢迎的人民币,变得不那么好使用。

  比如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就会受到限制。假设一个中对日贸易的中方获利者,想以人民币投资日本恐怕还难以实施。他不仅在日本找不到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品种,他即使找到了,想进行投资也需要回到中国办理投资手续。而这种没有自由投资的限制,这种仍然需要拿回国内审核的管制成本,造成了中国直接投资量的微小,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相去甚远。

  不包括中国以主权基金形式购买的美国债等金融资产,截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境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总计约2300亿美元,这与丹麦相当,略高于中国台湾。这还不是人民币的投资,若算人民币的投资,就更少了。因为迟至今年1月,央行才发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截至3月底各试点地区累计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220笔,金额169亿元。这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庞大相比,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中国的各种产业多么希望能够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对外投资呢!这体现在经常吵闹的铁矿石上,也体现在日益昂贵的石油资源上,甚至体现在购买奢侈品上。假设和沙特做日用品获利的人联合起来,可以直接用人民币购买油田,这将是何等值得欢呼的大好事情呀。首先,这些钱直接来去省去了汇兑成本、汇率风险;其次,这些钱可以自由投资,不需要等待政府漫长的批准,就可以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有此两点齐备才能得出一个人民币十分好用的结果。说到底人民币到底好不好用?是从世界需要人民币和人民币更需要世界市场两个角度来完善的。缺任何一点都是遗憾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