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联合早报:经济快速发展收入提高 中国消费群体年轻化
2011-05-18 11:26:4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gosense 阅读次数:1269

  中国二三十岁年轻人对储蓄概念的淡化并不意味着他们乱花钱,事实上,多数年轻人比前一代人更会花钱,更会理性地消费。正是他们的新消费意识才启动了中国的消费市场。

  25岁的北京导游赵涛三年前购入第一辆车:35000元(人民币,下同)的经济型小车。虽然车子不贵,但他承认,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以他当时的收入与积蓄,根本不可能全款买车

  像小赵这样工作之初就有车的年轻人在中国已不是少数。据网易汽车的一项网络调查,半数左右的中国“90后”、“80后”在30岁之前已买车或计划买车,相比之下,半数的“70后”是在31至35岁间买车或计划买车,“60后”买车的年龄更推迟到41至45之前。

  中国汽车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与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收入的提高不无关系。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家庭模式,父母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年轻一代的购买力。

  在网易上述调查的购车人群中,15.1%的90后由父母长辈全额资助,50.8%的由父母长辈部分资助。

  不过,家庭经济后盾却不是年轻人大胆消费的绝对必要条件。赵涛就不容置疑地对本报说,车是朋友交往以及联络客户的必要工具,即使父亲不出钱,自己也会贷款买车。

  月薪约4500元的赵涛,工作三年来几乎没有存款。他对本报亮出了这样一份月平均支出账目:每月房租1500元,朋友交际餐饮1500元,开车油费及停车费1000元,电话费200元,在扣除其余杂项开销后,收入所剩无几。

  自认收入不高的赵涛相信,与其存钱让自己“憋屈”(气闷难受),不如花钱换来舒适一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人脉和经验。他手上的ipad和iphone,是去年最大的一笔支出,共11000多元。

  对于赵涛的花钱方式,他的父亲、曾为国企管理人员的老赵(51岁)多有不满:“买6000元的手机纯粹是为了炫耀,玩乐,工作上哪用得着?我手上几百元的手机不也很好吗?”

  两代人对消费态度不同

  他认为儿子应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为今后着想。老赵回想自己20多岁时,每月工资都是有计划地支出,除了拿出买菜和日常零用钱外,其余都会存到银行。

  然而,在老赵们眼里不懂节俭、大手大脚花钱让人担忧的小赵们,却正在给消费不足的中国社会,增加消费的推进力。

  零点集团董事长袁岳在一项题为“新消费周期和新商业机会”的演讲中指出,中国二三十岁年轻人对储蓄概念的淡化并不意味着他们乱花钱,事实上,多数年轻人比前一代人更会花钱,更会理性地消费。正是他们的新消费意识才启动了中国的消费市场。

  袁岳说,生长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年轻一代,在收集信息和对产品的认知都远远高过上一代人。

  再者,年轻人消费的目的也不再仅为实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石国亮受访时说,与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前辈人不同,当今年轻人在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更注重的是消费带来的便利和享受,而能够体现成就并带来非同感受的品牌消费则成了他们的新诉求。

  近年来,中国进口奢侈品在大中城市的热销,与大量的年轻拥趸者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商务部长陈德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指出,中国奢侈品进口已位列世界第二,这不仅与民众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提高有关,80、90后构成的新消费群体对名牌的崇尚也带动了奢侈品的销量。

  然而,尽管这个拥有2亿多人的新兴消费体已活跃在中国消费市场上,但中国消费不足的状况多年来仍是困扰政府的难题。

  数据显示,“十一五”(中国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规划,2006至2010年)时期,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呈下降态势。2010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0.5%,比2005年下降5.2个百分点。净储蓄率不断上升,2010年城镇居民净储蓄率为11.1%,比2005年上升7.6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刘勇受访时说,年轻群体的消费欲望虽高,却不能够有效带动中国消费。由于收入有限,年轻人的消费只体现在特定的领域,如交际、餐饮、服装、时尚等个性消费。

  他认为,中国要提高消费,出路还在于推进城镇化,提高农民收入以促进消费能力的增长;另外,中等收入人群在解决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基本保障之后,也将释放相当可观的消费潜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