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国信视点 >> 文章页
人民币国际化契机闪现
2011-06-03 17:34:2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037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就是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成为国际社会认可的作为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的等价物。要实现这一点,人民币应该成为各国储备货币中的一部分。 [10]
  现在正在推进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使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功能在逐步推进。但人民币贸易结算,一般出现在逆差的贸易中,因为只有较多进口贸易伙伴商品时,贸易伙伴才有动力用对方的本币结算。这就是为什么人民币结算从边贸和东南亚各国开始的缘故,巴西和俄罗斯也与中国签订货币互换的协议,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大多数情况下以逆差为主。 [10]
  但是对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欧盟,虽然中国正在致力于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的努力,但相信在相当长时间内,受制于就业压力,转型需要时间,特别是相对比较优势的存在,中国对欧美国家的出口可能还会保持一定的顺差水平,虽会随着经济转型而不断减少,但仍然有一定规模。所以,人民币要通过贸易支付方式成为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储备货币,基本不具可行性。
  由此来看,国际板的人民币交易规则,实际上是从资本投资需求的角度,推动对中国贸易逆差国持有人民币储备。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