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杨红旭:保障房建设 当“死任务”遭遇“攻坚战”
2011-06-24 17:17:3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dulei 阅读次数:1190

近段时间,保障房新闻频出。 6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6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承诺,是改善民生的标志性工程,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

与之相联的另一则新闻是,住建部5月10日下发的 《关于公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的通知》要求,20个工作日内,已确定年度保障房建设计划的地方政府,应公布保障房建设计划、开工和竣工等相关信息。结果截至最后一天(6月9日),只有少数城市公布了相关信息。

众所周知,今年全国新开工1000万套保障房,是中央一再强调的“死任务”。然而,各地的执行进程引起了中央的担忧。数据表明,今年前5个月,全国保障房开工率只有34%左右。多数城市没能按时公布信息,反映出他们还在纠结,估计是数据难看,“拿不出手”。

实事求是地讲,今年面临的难度,确实远超去年。首先,指标大幅度提高,去年全国计划新开工580万套,今年提至1000万套。其次,随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今年2月以来,全国楼市明显降温,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量大幅下滑。与之相伴的是,土地出让金亦出现萎缩,1-5月,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比去年同期下滑5%,其中住宅用地下滑14%;一线城市下滑更加明显。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一般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0%-70%,这必然影响到地方收入。

1000万套保障房,既需要钱,又需要地,相较而言,资金缺口更大。按住建部的测算,中央投入约1300亿元,地方政府须配套3700亿元,社会机构投资8000亿元。这其中,中央拨款不存在问题,地方资金捉襟见肘,社会融资面临难题。今年社会融资有两难:一是信贷紧缩,虽然国家要求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向保障房项目倾斜,但由于总体信贷额度偏紧,正所谓“大河没水小河干”;二是保障房投资建设运营的机制、体制尚不健全,阻碍了社会资金进入。

尽管如此,1000万套指标完成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央在地方政府屁股后面不停地“抽鞭子”,且以“约谈、问责”等相警告,地方政府会动脑筋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工程质量。近期屡有报道,一些城市的保障房项目已沦为“豆腐渣”工程。如广西住建厅督查组共随机抽查了2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结果发现存在建筑质量不高、使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住建部已高度重视并采取行动,6月8日住建部召开“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承认质量管理存在一些问题,表示将对地方保障房进行检查,同时将保障房质量纳入地方任务考核当中。李克强副总理亦强调:保障房一旦质量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究其责任。当然,中央也有必要适度理解地方的难处,抓紧完善住房保障的运作机制、体制,加大对社会机构参与保障房的政策优惠力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