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联合早报:高层关注企业道德 盛世中国亟须文化崛起
2011-07-26 10:05: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guoguang1 阅读次数:1173

  中国崛起的口号现在很盛行,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口号。一时间,盛世中国气象俨然成为事实。但是,当下中国的另一面是:文化乱象、道德滑坡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贫瘠所致。中国之崛起,不仅是经济之崛起,还应该是文化之崛起、社会之崛起。如此,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崛起合力下,民众的幸福感才有可能,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才会真正实现。

  丰富繁荣的文化是社会价值观和共识的土壤。价值观是民众对社会的认知和信仰。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民众有不同的行为逻辑,从而决定了社会的不同发展路径。共识是社会各个阶层团结凝聚的粘合剂。有了共识,民众思维与行为才会有所依据,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只有积极向上、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才会孕育出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共识。

  当下中国最值得忧心的是价值真空、共识缺乏。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主流意识形态因为自身生产与建设工作的滞后,对新时期民众心理影响面临困局。

  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需要一个新的共识,引导各个阶层共同把改革推向深入。无价值、无共识目前还体现在弥漫社会中的“造假”文化。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无底线的造假,不顾他人的安危。这种现象各领域都有,最明显的就是最近的食品安全危机。以致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多次说道,企业家道德严重滑坡。这种滑坡的背后,在个人是信仰、价值的缺失;在群体则是诚信、责任等社会共识的缺乏。

  当下中国文化乱象表现最明显的是文化经典庸俗化、文化生产庸俗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庸俗化使用是对文化的亵渎。最显著的例子是前一阵社会上的国学热,打着复兴国学旗号进行商业运作,其对文化建设无实质意义贡献,反而伤害了国学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文化生产庸俗化是指盲目吸引眼球的文化生产方式,从古装戏、谍战剧,到鬼怪小说,再到电视节目的雷人、媚俗等,无不是当下文化生产庸俗化的直接表现。另外,文化生产庸俗化还体现在无原创性,复制、山寨流行全国。从学术研究,到图书领域,再到影视节目,大量复制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文化就是西方文化,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一种悲哀吗?!

  那么,中国如何实现文化复兴呢。

  首先,回归传统,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和养料。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没有传统’的现代化”。他同时指出,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向古典文明“回慕”而形成西方近代文明。回归传统,但不是消费传统,在严肃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基础上,准确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其生产的时空背景,从中吸取超越时代发展的精华,为当下文化生产所用。

  其次,准确判断社会形势,挖掘社会所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发展、复兴文化,必须要深挖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在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条件上提供进一步的引导和支持。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会相得益彰。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在需求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的需求,而不是短期的一时之需。

  如此,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中国建设才有可能,文化中国之崛起才有希望,中国梦将会更加圆润和厚重,也更加温馨可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