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危机与通货膨胀 >> 文章页
21.65亿土地违法罚款背后的焦虑
2009-03-18 16:20:1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国信政经观察组 阅读次数:747

  据国土资源部通报的土地执法监察情况显示,我国去年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万余件,收缴罚款21.65亿元,21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据报道,和往年相比,2008年中国土地违规违法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全国发生的违法用地面积下降47.6%,立案查处的违法件数同比下降了37%。2008年违法用地面积占同期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比例为8.9%,同比下降近半。 

●解读 

  从这些数字来看,土地监管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尽管取得如此巨大成绩,去年仍然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万余件,收缴土地违法罚款21.6亿。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发生160多起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土地违法罚款达160多万元。这巨大成绩的背后,人们依然看到土地违法的严峻形势。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但是如果按照每年查处6万余件土地违法案件的速度,“18亿亩土地红线”是否能守住呢?虽然“每年进步一点点”总是收获,但在土地违法“利益最大化”的面前,“每年进步一点点”的喜悦,只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仍然让人高兴不起来。 
  中国人多地少,所以才在上世纪末提出了要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比如在《土地管理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凡是征用基本农田,或征用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都要由国务院审批,还规定“对非法占用土地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事实上又是如何呢?从查处的各类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对那些责任人的“严肃处理”大多是记过和警告之类的党纪处分。所以一些地方官员总是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反正土地我也没装腰包,都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即便因公犯法,也是光荣的”。特别是我国的土地出让金1994年后不再上缴中央而纳入地方财政后,地方政府经营土地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据资料统计,2001年到2003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为9100亿元,与1998年的67亿相比,增长了140倍。据悉,地方政府收入中30%至40%直接来自土地出让。“卖地”成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点”,“土地财政”成了地方GDP增长的“支柱产业”。 
  在这种利益的博弈下,国土资源监管再有力,也难敌地方政府。虽然是“垂直管理”,但上级业务部门“管职务”下级政府“管吃饭”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使土地执法很难到位。 
因此,要把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确保“18亿亩土地红线”不能失守,除了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外,关键是要有效遏制不良的“土地财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