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海外观察 >> 文章页
文汇报:有利亦有忧 骆家辉华裔背景两面观
2011-07-26 10:07: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guoguang1 阅读次数:1143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即将走马上任,美国政府及人民、中国政府及人民、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民,都对骆家辉大使寄予希望。这是因为美中两国是世界头两大经济体、两大政治大国,中美关系正如奥巴马总统所言,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自然骆家辉也就成了新世纪最重要的大使之一。骆家辉作为美国驻华大使,对中美关系的发展,虽然起不了决定性作用,但凭其特有的华裔背景和白宫的政治背景,更凭其才华干练、阅历经验,完全可以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华裔背景有利也有隐忧

  首先,骆家辉的华裔背景对其驻华大使工作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隐忧的一面。在美国外交史上由内阁部长出任驻华大使可谓是空前的,而且由华裔部长担当驻华大使更是破天荒的。奥巴马点将骆家辉担任驻华大使正是看重了他的华裔背景,当然也器重他的贸易专家背景及其20年处理中国事务的能力和经验。骆家辉在商务部长任上,美中双边贸易大幅攀升,2010年双边贸易额超过4000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34%。奥巴马任命骆家辉为驻华大使,当然更希望骆家辉再创佳绩,以利于缓解其明年连任竞选因经济不振问题而引发的政治压力。

  然而,华裔背景却使骆家辉平添了心理障碍和政治负担。他生怕被美国政府、政界及人民怀疑、指责他“亲华”,因而他一再表白,他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会尽心尽力维护和争取美国利益。为此,作为商务部长,他在对华贸易及贸易争端中坚持“强硬路线”,比美国人更美国人地坚持强硬的立场,发表强硬的言论,发起和实施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贸易制裁,并不断地在人民币升值、市场开放、经贸平衡等问题上向中国施压,而且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如果骆家辉在出任驻华大使时仍旧顾忌华裔背景,为避免“亲华”嫌疑、责难而继续其在商务部长任上的对华“强硬路线”,不但行不通,且事与愿违,或有可能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岂不有辱使命了。这种可能性是不能完全排除的。

  显然,对作为驻华大使的骆家辉而言,需要尽快完成从商务部长向驻华大使的角色转换,不应把商务部长时的对华贸易的强硬路线、立场、态度用于大使职务和使命上,更需要以柔性、灵巧、理性的外交手腕同中国打交道,才有助于维护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骆家辉应该清醒地看到,现今的中国已不是美国千方百计要遏制的正在崛起的大国。今年年初,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成功访美,同奥巴马总统对中美关系重新定位,确定中美两国关系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对中美关系所做的务实的、与时俱进的、具有前瞻性的精准定位。因此,那种对中国强硬、强势、强压,说三道四、指手画脚、说教指导,不仅过去,现在、今后都是无济于事的,不但于事无补,适得其反,只能把事办糟,于事有害。

  做亲善大使 对中美和世界大有好处

  当然,世界华人都知道,骆家辉也曾说过,他为自己的中国血统而自豪,在任华盛顿州长的1997年,已曾携妻回祖籍广东省台山市吉龙村寻根。这表明骆家辉身上有着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存。但不能因此说明骆家辉就必然亲华。事实上,骆家辉除了华人体质和面孔外,已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即他所说的“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从意识形态到思维方式,从政治观念到行为方式,都已完全美国化了。更何况骆家辉不会说中国话,自然与中国人打交道不仅存在语言障碍,也存在文化和思维方面的隔膜。在这方面,与其前任洪博培大使相比,还是骆家辉的不足和短处。或许为当好驻华大使,骆家辉会努力学习和恶补中文的。无论如何,一个大使不会其驻在国的语言,不能用驻在国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沟通,是难以圆满完成其使命的。

  总而言之,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其华裔和政客背景既有正面影响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的一面,因此,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不应对骆家辉寄予太高的期望。客观说来,骆家辉当驻华大使若能做成亲善大使,对中美两国和世界都大有好处,更有贡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