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晚间,标普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 “AAA”降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降级”。我们不知道标普此举事前是否得到了美国政府私底下的 “认可”,但在时机的选择上,完全是事后诸葛亮,丝毫没有给投资者带来任何积极意义,其目的无非是想挽回自己在2008年美国引发的金融大海啸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今天美国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下调的问题性质,完全不同于希腊、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主权债务的性质,后者是借钱搞福利,没有经济实力的改善。可是,美国在借世界钱财的时候,除了享受最好质量产品的消费外,更重要的是它用来发展了自己军事、科技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实力。所以,当我们想摆脱“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时候,短时间内却无法找到真正的替代品。
欧元机制的缺陷正在随着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被暴露得越来越明显,日元也因为自己经济的长期疲软而无法承担扭转乾坤的重任,相反,为了摆脱避险资金对它的过度需求,日本政府近期还是不顾效果地干预了难以撼动的外汇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自己经济实力强的美国的违约风险,其危害程度甚至远远超过把钱借给比自己实力弱、但能虚心听从你的建议来改变现状的国家。
从短期来看,信用评级下调的直接影响是,中国持有的大量美国长期债券会因为价格回落和流动性恶化的原因而大大增加我们减持美债的成本,这个时候作为美债“大庄家”的中国,控制这一风险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不变应万变”。需知,庄家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出货成本是最大的。
从中长期来看,判断这一直接影响的好坏,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关键一点是要看美国经济能否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否能通过世界领头羊的地位和市场活力来弥补国际金融资本对美国政府信赖的下降问题。那么,中国也能将国债市场上的损失,通过抓住其他美元资产投资的机会来加以弥补。至于美元的地位是否会被其他货币,如人民币或超主权货币,或者是欧元替代,关键要看美国实力是否会因为资金不足的问题下降,而中国等其他国家又能否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制度的完善和人才创新的能力来发展自己的实力(今天韩国企业之所以能够超越日本企业站上国际产业链先端的一个最大理由,就是日本研发的资金无法到位)。否则,中国对外资产的命运还要看美国经济的复苏状况。
但是,从间接影响的角度,我们将会看到,因全球金融市场看淡美国经济,再加上欧债危机不断深化和中国宏观紧缩政策延续等因素,大宗商品价格会迅速大幅回落,从而释放一部分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压力。如果中长期全球经济基本面无法出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长期来看金价和大宗商品等价格今天又因用来避险的缘故,依然会在高位上徘徊,这将严重影响新兴市场国家的投资能力。另外,无处可去的全球流动性还会冲进亚洲这个相对而言最有经济活力的市场,这将给今后亚洲国家宏观调控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管怎么说,既然世界上不少国家,尤其是大多数商品出口、原油出口、资源出口的亚洲、拉美各国和俄罗斯等,都是美国的债权国,所以,我们抓紧时间来建立一个与美国在岸市场竞争的投资舞台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具体而言,对中国来说,不妨考虑先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平台,主动开展“亚洲美元离岸市场的业务”,绕开中国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没有市场化的瓶颈、以及我们暂时缺乏大量胜任国际金融业务的人才和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的缺陷,把美元债权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为人民币国际化条件的不断完善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 “中国声音”,通过上面这一切实可行的渐进模式,逐渐带到G20和金砖五国等国际峰会和组织中,以达到联合与中国有共同利益的其他更多力量,来捍卫中国目前作为世界最大的美国债权国应有的利益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