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在线 国信在线
北京国信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邮箱登录: 密码: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国信在线首页
业务介绍 中心概况 数据库 公共政策研究 市场竞争情报 案例介绍 国信客户 人才招聘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验证码
重点要情
危机情报 危机情报
行业发展 行业发展
服务项目 服务项目
图书开发 图书开发
 首页 >> 学术前沿 >> 学者研讨 >> 文章页
周俊生:社保基金挑不起“救市”的重任
2011-08-16 09:38:53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sam 阅读次数:1020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减为AA+,犹如在全球资本市场刮起一股可怕的旋风,使市场出现了剧烈的震荡,美欧、亚太地区的主要股指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其力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的场面。但这一次,A股市场似乎大有“独善其身”的姿态,在度过了最初的慌乱以后,很快稳住了阵脚。其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据说,在A股市场上素有“国家队”之称的社保基金在市场陷于危机之时果断出手,进场救市,使市场很快稳定了下来。看来,这一次社保基金真的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关于社保基金入市的消息,社保基金理事会并没有发布任何消息,但媒体的报道已经说得有鼻子有眼,日前有报道称,“此轮中国股市暴跌之后,社保基金已经进场抄底。另外,据社保基金账户所在的某证券公司人员透露,社保基金于8月9日开市后不久进场,涉及资金至少百亿元。”(8月12日《东方早报》)。翻检其他媒体,与此描述大体相当的消息充斥市场。这样的新闻报道,虽然“新闻五W”的要素缺失得很厉害,但对市场人气的鼓舞自不待言。“百亿社保资金进场抄底”,已经成为推动近期A股市场行情上升的一个重要砝码。

  社保基金此次是否入市,或者说它是否承担了“救市”的功能,在当下的A股市场监管体制中,这是一个无从索解的问题。社保基金参与股市,这在中国资本市场早已不是新闻,但是,社保基金如此作为的动机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诠释。按照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说法,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填补基金的缺口。据称,我国建立社保基金的历史不长,但在老龄化社会已经形成的背景下,它的资金缺口已越来越严重,因此,期望通过入市来使资金滚大。但按照证监会的说法,社保基金的入市则是为股市引入一个重要的资金渠道,中国资本市场建立以来,扩容速度一直是全球老大,但资金跟不上却使市场行情一直只能做全球小老弟,而庞大的社保基金入市似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社保基金入市便一直被视为市场的一大利好,特别是在股市行情低迷的时候,每当传出社保基金入市的消息,就理所当然地被视为政府“救市”的一种手段,证监会对此的态度也是顺水推舟,市场皆大欢喜。

  但是,社保基金入市真的能挑起“救市”的重担么?或者说,社保基金有为资本市场拯当“救市”的责任么?众所周知,社保基金是民众的“救命钱”,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只能赢不能输,但这与资本市场充满风险的特点是不相容的。很显然,社保基金入市,非常容易在国家权力的保护下凌驾于市场法规之上,从而产生诸如内幕交易等破坏市场公平的操作行为。社保基金由政府直接控制,在我国这样一个还停留在“政策市”阶段的市场中,它的操作完全可以与政策调控配合默契,从而保证在与交易对手的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由于我国现行的特殊的管理体制,社保基金不像其他机构投资者一样,需要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管制,而是完全可以超脱于市场监管之外。比如某个股票出现连续性的大幅拉升,其控盘者如果是一般的机构投资者,特别是一些私募性质的民营机构,就有可能涉嫌操纵股价,但如果社保基金做了它的控盘者,即使它在交易过程中确实有什么不合法规之处,按目前的现实也很难追究它的责任。因此,如果我们把社保基金当做“救市”的一个天使,那么,实际上就只能允许社保基金成为市场中可以特立独行的一个交易者,也就是说,它可以依凭政策的特别关照,获取别的投资主体所难以获得的市场利益。但是,这样一来,社保基金就等于成了市场中最大的一个“庄家”,市场的公正性也就荡然无存了。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表现为“牛短熊长”,投资者叫苦连天。但这个市场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市场资金太少,而在于过度的扩容超过了市场的承受力,再加上生生不息的内幕交易让中小投资者成了牺牲品。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解决,即使社保基金把它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进来,充其量也只能形成一个稍纵即逝的短牛市,最大的可能反而是让社保基金陷入不可预测的危险之中。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把希望寄托在社保基金入市之上,社保基金的缺口需要国家建立更周详的方案,比如将高速增长的财政收入的若干部分划拨给社保基金,而不应鼓励其进入风险莫测的资本市场,事实上社保基金也挑不起“救市”的重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合作客户 国家发改委 商务部 财政部 文化部 卫生部 铁道部 农业部 外交部 工信部 人保部 司法部 民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全国政协 国家统计局 国家质检总局 药监局 海关总署 国税总局 团中央 国资委 中央党校 北京市委 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人大 北京市发改委 浙江政府 北京国际经济贸易学会 国家电网 中国银行 中海油 中石化 中石油 审计署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客户留言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2012 国信在线(北京)经济文化发展中心 京ICP备09031571号-1 北京网监备案号:1101051464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园西路40号 联系电话:010-64377788
国信业务:国信报告 国信数据 国信每日 国信咨询 国信项目 国信研究   如果您的网速较慢,请点这里:国信在线电信 国信在线网通 国信在线